我不想聽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得牢騷,這是羊群中的瘟疫,我不能被它傳染。我要盡量避免絕望,辛勤耕耘,忍受苦楚。我一試再試,爭取每天的成功,避免以失敗收場。在別人停滯不前時,我繼續拚搏。
我醒來了。
我滿懷喜悅,迎接新的一天。
我感到自己的變化,現在我用快樂與自信代替了自憐與恐懼。
人因為磨難而接受教訓,有所長進。我不再重複過去的失敗和錯誤,因為我有了羊皮卷的指引。
當我邁進新的一天時,我有了三個新夥伴:自信,自尊和熱情。自信使我能夠應付任何挑戰,自尊使我表現出色,而熱情是自信和自尊的根源。
曆史上任何偉大的成就都可以稱為熱情的勝利。沒有熱情,不可能成就任何偉業,因為無論多麼恐懼、多麼艱難的挑戰,熱情都賦予它新的含義。沒有熱情,我注定要在平庸中度過一生;而有了熱情,我將會創造奇跡。
我的生存有了新的意義。失敗不再是我的常伴。不久前,從我開始記住微笑時起,空虛、孤獨、無力、悲傷、煩惱和失望就不複存在了。別人也同樣向我微笑,對我關懷。我們共同點燃愛與幸福的燭光。
我永遠沐浴在熱情的光影中。
熱情是世界上最大的財富。它的潛在價值遠遠超過金錢與權勢。熱情摧毀偏見與敵意,擯棄懶惰,掃除障礙。我認識到,熱情是行動的信仰,有了這種信仰,我們就會無往不勝。
我永遠沐浴在熱情的光影中。
一時的熱情容易做到,把渴望的心思保持一天或者一周,也不太難。但是我要做的是,養成習慣,使熱情時常陪伴著我。熱情是對工作的熱愛。我不需要了解它,我隻要知道它使我的身體健康,使我的頭腦充實。
隨著我的努力,熱情將會變成一種習慣。首先我們養成習慣,然後習慣成就我們。熱情像一輛戰車,帶我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在微笑中期待美好生活的來臨。
我永遠沐浴在熱情的光影中。
熱情可以移走城堡,使生靈充滿魔力。它是真誠的特質,沒有它就不可能得到真理。和許多人一樣,我曾一度以為生活的回報就是舒適與奢華,現在才知道我們熱望著的東西應該是幸福。就我的未來而言,熱情比滋潤麥苗的春雨還要有益。
今後,我所有的日子都將與以往不同。我不再把生活中的付出當作辛勞,因為這佯一來,工作便是迫不得已的苦差,伴隨著無休無止的忍受。相反,讓我忘記生活的艱辛,用旺盛的精力、充分的耐心和良好的狀態去迎接每天的工作。有了這些素質,我將遠遠超過以往的成績,時間飛逝,熱情不絕,我一定會變得對自己和對世界更有價值。
我抱定這樣的態度,那麼一切都將變得無比美好。
我永遠沐浴在熱情的光影中。
在那耀眼的光線中,我第一次睜開了眼睛。在那些無聊的歲月中,我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隱藏起來,現在它們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戀愛中的人,往往比別人目光更敏銳,感覺更細致,能夠看到別人熟視無睹的美德和魅力。我也如此,充滿熱情,更具洞察力,視野更開闊,能夠看到別人無法識別的美麗和魅力,它們可以補償大量的苦差,貧困,困難,甚至迫害。有了熱情,我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都可能有所作為。我也會偶爾迷憫困惑,正像發生在所有天才身上的一樣,那時我會迷途知返,使自己繼續前行。
我永遠沐浴在熱情的光影中。
當我意識到我所擁有的這種偉大力量可以改變我的一切乃至整個生命時,我感到多麼振奮啊!這種力量原本就存在於很多人的身上,隻是他們自己並不知道,不知道他們可以用這種神奇的力量改變自己,我為他們感到深深地悲哀。
我將日曆翻回,像年輕人一樣生活,他們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熱情洋溢,像高山上的泉水。年輕人的眼中,沒有黑暗的前途,沒有無處可逃的陷阱。他們忘記了世界上還有一種叫做失敗的東西,他們深信不疑的是。世界等待他們的到來,等待他們點燃真理、熱情與美麗的火種。
今天我高高地舉起蠟燭,在燭光中向每一個人綻出笑容。
我永遠沐浴在熱情的光影中。
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
人人都可以成功,隻是成功的方法與途徑各有差異,但有一點卻是所有成功者所共有的,那就是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進取心與奮鬥精神。因為,隻有堅持才能使你一點點的進步,直到抵達成功的彼岸!
雖說“有夢就有希望”,但是光有目標還不夠,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用一生追趕太陽”的氣魄,或者說心理準備。這樣,即使在“追日”的過程中出現幹擾與阻力,你也可以憑著信念讓自己堅強起來,堅持自己的人生準則,並竭盡全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直到獲得成功。
無數成功者的經曆表明,成功必須頑強拚搏。隻有勤於奮鬥、敢於拚搏,你才能扯起命運的風帆,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沒有一個人在前行的道路上是一帆風順的,如果你隻夢想著不付出勞動,不花費丁點兒氣力就能獲得成功,那麼這個構想就永遠隻能停留在夢想的境地。
說來說去,歸結起來就隻有一句話,那就是——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的精神,是每位追求成功的人都應具備的品質。
有抱負有誌氣的人必須腳踏實地,想要成功就要付出代價。除了艱苦奮鬥外,還要敢於麵對失敗。因為,失敗是成功的奠基石。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後都隱含了無數次的失敗。
人生不是一條坦途,而是一條充滿了挫折和失敗的旅途。假如沒有了失敗,人類也許就不會有進步,不會前進。每個人都會在一生中麵對多次的失敗,失敗雖然令人沮喪,但它卻能磨煉人的意誌,還能讓人頭腦清醒地接受新的挑戰。如果你正視失敗,在麵對失敗時,能夠意誌頑強,經得起失敗的挫折,那麼你就會因為不停地進取而抓住成功的機遇。
有人曾問愛迪生,在製造鋅電池時,他失敗了那麼多次,為什麼還要試驗。愛迪生回答道:“失敗?我可沒有失敗,我現在已經知道了一萬種行不通的辦法。”
愛迪生對於成功與失敗的心胸及其奮鬥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楷模!人生好比旅行,辛勞和苦難就是我們必須付的旅費。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收獲都需要你有相應的付出。一個人要想領略美好的景色,就要登上山之巔、海之涯。而在這攀登、前行的過程中,需要有優秀的品質做保障,需要有頑強、執著和勇猛向前的意誌做動力。
每個不停進取的人都明白,進取有助於發掘你的內在潛力,激發你的內在動力,從而促使你不斷地追求成功,使你不囿於世俗,不畏權勢,不怕險阻,渾身上下都有使不完的勁,使你不停地向前奔走。
誰都希望成功。因為成功不但給你增加信心,還能提高你的能力素質,但這些是需要艱苦奮鬥才能夠得到的。綜觀古今中外,沒有一個成功者不是遵照此條原則而獲取成功的。當然不同的時代,艱苦奮鬥的內涵也有所不同。“成功離不開艱苦奮鬥,隻有通過艱苦奮鬥才能促成成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頭懸梁,錐刺股”,這些是古人的經驗。而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成功人士不但要不屈不撓地苦幹,還要承擔風險。工作愈苦,風險愈大,收獲就愈大,成功的幾率也就愈大。你如果想了解艱苦奮鬥與成功的真諦,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不停地學習新東西,不斷地向前奮鬥,進取不止。隻要這麼做了,你就會看到成功在向你招手。
為了成功,我們上路!不過,出發之前,我們不妨和成功定個約——不見不散!
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
堅持到底才會取得勝利!正是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人類才登上了月球實現了走出地球、飛向太空的夢想。正是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人類才夷平了新大陸的各種障礙,建起了人類居住的共同體。恒心與忍耐力讓天才在大理石上刻下了精美的創作,在畫布上留下了大自然恢弘的縮影。恒心與忍耐力創造了紡錘,發明了飛梭;恒心與忍耐力使汽車變成了人類胯下的戰馬,裝載著貨物翻山越嶺,彈指一揮間在天南地北往來穿梭;恒心與忍耐力讓白帆撒滿海上,使海洋向無數民族開放,每一片水域都有了水手的身影,每一座荒島都有了探險者的足跡。恒心與忍耐力還把對大自然的研究分成了許多學科一一探索自然的法則,預言其景象的變化,丈量沒有開墾的土地……
滴水可以穿石,鋸繩可以斷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終有疲憊厭倦之時;隻有仰仗恒心,積累點滴,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後,而耐跑的馬才會脫穎而出。
在向成功之巔攀登途中,我們必須記住:梯子上的每一級橫梁放在那兒是讓我們擱腳的,是讓我們向更高處前進的,而不是用來讓我們休息的。
我們常常又累又乏,但舉重冠軍詹姆士-J-柯伯特卻常說:“再奮鬥一回,你就成了冠軍。事情越來越艱難,但你仍需再努把力。”
威廉-詹姆士曾說:“在失敗之後,我們不僅要重整旗鼓,而且還要做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甚至是第7次的努力。在每個人體內都有巨大的儲備力量,但除非你明白並堅持開發使用,否則它是毫無意義的。”
許多人做事情,起初都能夠付諸行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度的增加以及氣力的耗費,大多數人便從思想上開始產生鬆懈和畏難情緒,接著便停滯不前以至退避三舍,最後放棄了努力。
人之所以常常會淺嚐輒止、半途而廢,主要原因是人天生就有一種難以擺脫的惰性。當他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障礙和挫折時,便會灰心喪氣和畏縮不前。
中國古代大哲人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正充分地說明了堅持的重要性。駿馬雖然比較強壯,腿力比較強健,然而它隻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過十步,這就是不堅持所造成的後果;相反,一匹劣馬雖然不如駿馬強壯,但它若能堅持不懈地接連走十天,照樣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走個不停,即堅持不懈。
著名作家傑克-倫敦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堅持之上的。他在學習寫作時堅持把好的字句抄在紙片上,有的插在鏡子縫裏,有的別在曬衣繩上,有的放在衣袋裏,以便隨時記誦。他終於成功了,成為了文學界的一代名人,然而他所付出的代價也比其他人多好幾倍,甚至幾十倍,同樣,堅持也是他成功的保障。
成功的到來,總是需要時間的,因此堅持就顯得極其重要了。有的人成功,就因為他比別人多堅持了一下;另一些人失敗,也隻是因為他沒能堅持到最後。
另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更要堅持,就像比阿斯說的:“要從容地著手去做一件事,一開始就要堅持到底。”所有的成功者都證明:是堅持成就了人生的輝煌。
20世紀70年代是世界重量級拳擊史上英雄輩出的年代。4年多未上拳台的拳王阿裏此時體重已超過正常體重20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已大不如前,醫生給他的運動生涯判了“死刑”。然而,阿裏堅信“精神才是拳擊手比賽的支柱”,他憑著頑強的毅力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33歲的阿裏與另一拳壇猛將弗雷澤進行第三次較量(前兩次一勝一負)。在比賽進行到第14回合時,阿裏已精疲力竭,瀕臨崩潰的邊緣,這時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讓他轟然倒地,他幾乎再無絲毫力氣迎戰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拚命堅持著,不肯放棄。他心裏清楚,對方和自己一樣,也是隻有出氣的力了。比到這個地步,與其說在比氣力,不如說在比毅力,就看誰能比對方多堅持一會兒了。他知道此時如果在精神上壓倒對方,就有勝出的可能。於是他竭力保持著堅毅的表情和誓不低頭的氣勢,雙目如電,令弗雷澤不寒而栗,以為阿裏仍有著充裕的體力。這時,阿裏的教練敏銳地發現弗雷澤已有放棄的意思,他將此信息傳遞給阿裏,並鼓勵阿裏再堅持一下。阿裏精神一振,更加頑強地堅持。果然,弗雷澤表示認輸,甘拜下風。裁判當即高舉起阿裏的臂膀,宣布阿裏獲勝。這時,保住了拳王稱號的阿裏還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漆黑,雙腿無力地跪在了地上。弗雷澤見此情景,如遭雷擊,他追悔莫及,並為此抱憾終生。
其實,當你已經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目標奮鬥下去時,就連艱辛的付出也會變得讓人心曠神怡。但如果隻是淺嚐輒止,畏懼退縮,你所能得到的,隻能是一連串的沮喪和失意。最後,你甚至會失去生活和工作的樂趣。
我們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但近來很多人叫囂著“愚公真愚”,認為“愚公精神”不應提倡。他們的理由是:如果不是兩位大仙幫忙,而真靠人力去搬,把幾代人的生命都耗在未來不可知的事情上又有什麼意義呢?乍一聽,這話真的很有道理啊,生命何其短暫,幹嘛把一生都耗在一件沒有把握的事上呢?可是我們稍微推敲一下就可以看出此論的漏洞來了。
想當初,如果劉備沒有愚公的那點傻勁,沒有幾次三番地跑到諸葛亮住的茅草屋請求諸葛亮幫忙,一個隻想在亂世裏平安度日的諸葛亮又怎麼會跑去做劉備的智庫呢?正是愚公的精神才感動了大仙去搬山。
卡耐基曾說過:“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堅’,一鼓作氣途中決不停止是‘持’。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於此。”所以如果你真想達到你的目標,就要遇事堅持到底,能夠抓住機會的人,就是能夠堅持到底的人。
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收獲,主要原因就是在最需要下大力氣、花大工夫、毫不懈怠地堅持下去時,他卻停止了努力。省力倒是省力,成功卻從此與他無緣了。
平庸的人和傑出的人,其不同之處就看能不能堅持。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半途而廢則前功盡棄。
失敗者的悲劇,就在於被前進道路上的迷霧遮住了眼睛,他們不懂得忍耐一下,不懂得再跨前一步就會豁然開朗,結果在勝利到來之前的那一刻,自己打敗了自己,因而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榮譽。
成功在於再堅持一分鍾
成功源於堅持。勝利的獲得者,往往是能比別人多堅持一分鍾的人。卡耐基在被問及成功秘訣的時候說道:“假使成功隻有一個秘訣的話,那應該是堅持。”
過去行的,現在不一定能行;過去不行的,現在也許就行。任何人,任何事都是從不行到能行,隻有難易的不同。停止努力了,行的也變不行了;繼續努力,不行的就能行了。成功的秘訣其實可以歸結為兩個字,那就是“堅持”!
偉大的將軍巴頓在二戰後的聚會上說起這麼一段經曆:當巴頓將軍從西點軍校畢業後,入伍接受軍事訓練。團長在射擊場告訴他:打靶的意義在於,哪怕你打偏了99顆子彈,隻要有1顆子彈中靶心,你就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對於實戰經驗不多的新兵來說,想要槍槍命中靶心是困難的,然而,當巴頓的靶位旁的空子彈殼越來越多時,他已成了富有射擊經驗的老兵。
戰爭爆發後,巴頓將軍奔波於各個戰場,沒有安穩感,他一度對生活產生了疑問,覺得自己像一架戰爭機器,不知道戰爭究竟要到何年何月才是盡頭。但這一切持續了不到7年。這7年裏,由於倔強剛烈的個性,巴頓所經曆的挫折、失意,曾經那麼鋒利地一次次傷害過他,令他消沉,如今他才明白:它們隻不過是那一大堆空子彈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