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擁有一顆清醒的頭腦,並時刻保持一個全新的自我。因為失敗是一種可怕的東西,如果你處理不當就很可能致命。失敗所造成的嚴重後果,往往不在失敗本身,而在於造成失敗者對待失敗的態度。聰明的人能在失敗中學到教訓,處失敗於泰然,知道自己失敗之後應該怎麼做。愚蠢的人隻會一再失敗,而不能從中學得任何經驗。能從失敗中獲得教訓的人,才能建立更強的自信心,直麵錯誤並積極改正、繼續努力,這樣的人才可能獲得成功。否則,一遇到失敗就惶惶恐恐,不知所措,任其自然或想極力掩飾,這樣是不會有什麼作為的。
“我在這兒已做了三十年,”一位員工抱怨自己沒有被提升,“我比你提拔是很多人多二十年的經驗。”
“不對,”老板說,“你隻有一年經驗,你沒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任何教訓,你仍在犯你第一年剛做事時的錯誤。”
好悲哀的故事!即使是一些小小的錯誤,你都應從其中學到些什麼。很多時候,我們不要局限在事實表麵,不要以為錯了,失敗了,就是結果了,就別無選擇了,你要能透過事實看到本質,知道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並加以改正才能有所進步。如果從一個失誤中你能省悟到一個或N個經驗,那麼這個錯誤就是值得的。
“我們白白花費了很多時間,”助手對愛迪生說:“我們已經試驗了兩萬次,仍然沒有找到能做白熾燈絲的東西!”
“不!”這位天才回答說,“我們已經知道有兩萬種不能當白熾燈絲的東西了。”
這種精神使愛迪生最終發現了鎢絲,發明了電燈,從此改變了人類曆史。
美國著名的鑽石天地公司成立之初的目的是從事鑽石開采,但公司地質勘探人員犯了一個錯誤使他們沒找到鑽石,卻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鎳礦之一。公司決策人員立即調整了經營方向。結果,公司的股票價格迅速飆升。現在,盡管公司仍在使用以前的名稱,但其真正的業務卻是製造鎳幣。
有智慧頭腦的人不會讓失敗遮住雙眼,因為他們懂得放棄,懂得為了成功重新做選擇。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正當年輕,當一時遇到困難,受到挫折的時候,不要以為一切都不可挽回了,告訴自己還有希望,此路不通,另辟蹊徑。做你想做的,你還是可以成功的。
維斯卡亞公司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代表著當時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平。許多人畢業後到該公司求職都會遭到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技術人員已經爆滿。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令人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誌的求職者閃耀著誘人的光環。
詹姆斯是某知名大學機械製造業的高材生,和其他人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他的申請被拒絕了。其實,這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是徒有虛名了。但詹姆斯沒有心灰意冷,他發誓一定要進入維斯卡亞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特別的策略。他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提供無償勞動力。不管公司分派給他什麼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期初覺得這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費用,也用不著操心,於是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屑。一年來,詹姆斯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了班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了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
1990年初,公司的許多訂單被退回,理由都是產品質量有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損失。公司董事會緊急召開會議商議解決辦法,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毫無進展時,詹姆斯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在會上,詹姆斯把問題出現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對工程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
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也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見這個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就詢問他的背景和現狀。詹姆斯麵對公司的最高決策者們,將自己的意圖和盤托出。經董事會舉手表決,詹姆斯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詹姆斯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可以到處走動的好處,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作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做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詹姆斯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在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放棄了從正麵進攻的方法,轉而采用了一個小小的策略,重新選擇了求職之路,最後照樣取得了成功。
有的失敗轉眼就會被我們忘記,有些卻能給我們留下深深的傷痛。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不應該麵對挫折驚慌失措、猶豫不決。失敗了,要勇於放棄引你走進失敗的那條路,果敢地為自己重新選擇一條通向成功的路。
成功屬於不怕失敗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會麵臨各種挑戰,各種機會,各種挫折,這時候你能承受挫折的能力,就是你未來的命運。成功不是一個海港,而是一次埋伏著許多危險的旅程,人生的賭注就是在這次旅程中要做個贏家,成功永遠屬於不怕失敗的人。
有一個博學的人遇見上帝,他生氣地問上帝:“我是個博學的人,為什麼你不給我成名的機會呢?”上帝無奈地回答:“你雖然博學,但樣樣都隻嚐試了一點兒,不夠深入,用什麼去成名呢?”
那個人聽後便開始苦練鋼琴,後來雖然彈得一手好琴卻還是沒有出名。他又去問上帝:“上帝啊!我已經精通了鋼琴,為什麼您還不給我機會讓我出名呢?”
上帝搖搖頭說:“並不是我不給你機會,而是你抓不住機會。第一次我暗中幫助你去參加鋼琴比賽,你缺乏信心,第二次缺乏勇氣,又怎麼能怪我呢?”
那人聽完上帝的話,又苦練數年,建立了自信心,並且鼓足了勇氣去參加比賽。他彈得非常出色,卻由於裁判的不公正而被別人占去了成名的機會。
那個人心灰意冷地對上帝說:“上帝,這一次我已經盡力了,看來上天注定,我不會出名了。”上帝微笑著對他說:“其實你已經快成功了,隻需最後一躍。”
“最後一躍?”他瞪大了雙眼。
上帝點點頭說:“你已經得到了成功的入場券——挫折。現在你得到了它,成功便成為挫折給你的禮物。”
這一次那個人牢牢記住上帝的話,他果然成功了。
如果將幸福、快樂比做太陽。那麼,不幸、失敗、挫折就可以比做月亮。人不能隻祈求永遠在陽光下生活,在生活中從沒有失敗和挫折是不現實的。挫折是成功的入場券,能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但也可能破壞信心,讓人喪失鬥誌。對於挫折,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
山裏住著一家獵戶。父親是個老獵手,在山裏闖蕩了幾十年,獵獲野物無數,走山路如履平地,從未出過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
兩個兒子把父親抬回了家,他已經快不行了,彌留之際,他指著牆上掛著的兩根繩子,斷斷續續地對兩個兒子說:“給你們兩個一人一根。”還沒說出用意就咽了氣。
掩埋了父親,兄弟二人繼續打獵生活。然而,獵物越來越少,有時出去一天連個野兔都打不回來,倆人的日子艱難地維持著。一天,弟弟與哥哥商量:“咱們幹點兒別的吧!”哥哥不同意:“咱家祖祖輩輩都是打獵的,還是本本分分地幹老本行吧。”
弟弟沒聽哥哥的話,拿上父親給他的那根繩子走了。他先是砍柴,用繩子捆起來背到山外換幾個錢。後來他發現,山裏一種漫山遍野的野花很受山外人喜歡,且價格很高。從此,他不再砍柴,而是每天背一捆野花到山外賣。幾年下來,他蓋起了自己的新房子。
哥哥依舊住在那間破舊的老屋子裏,還是幹著打獵營生。由於常常達不到獵物,生活越來越拮據,他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一天,弟弟來看哥哥,發現他已經用父親給他的那根繩子吊死在房梁上。
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是難免的,隻有那些勇於麵對挫折,不畏艱難,憑堅強的毅力拚搏的人,才有希望走向成功,才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要想獲得成功和幸福,要想過得快樂和歡欣,就必須要把挫折和痛苦讀懂。受挫一次,對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層;失誤一次,對人生的醒悟增添一級;不幸一次,對世間的認識成熟一分;磨難一次,對成功的內涵透徹一遍。讓我們把挫折這個“絆腳石”踏在腳底下,成為“墊腳石”,最終戰勝挫折、百煉成鋼!
千萬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一天,保羅博士在實驗室講課。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沉默不語,學生們不明白,隻是靜靜地看著老師。忽然保羅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中,同時大喊了一句:“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然後他叫學生們到水槽前看,“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種經曆,牛奶已經淌光了,不論你怎樣後悔和抱怨,都沒有辦法再取回一滴。你們要是在事前加以預防,那瓶牛奶還可以保住,可是現在晚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然後注意下一件事。”
過去的已經過去,過去不能改寫,隻有重新開始,為過去哀傷、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之外,沒有一點益處。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是美國著名企業家、教育家、演講家卡耐基曾說過的話。卡耐基在他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曾經在密蘇裏州舉辦了一個成人教育班,成功後又迅速地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辦了許多分部。由於沒有經驗又疏於財務管理,在他投入很多資金用於廣告宣傳、租房、日常的各種開銷之後,他發現雖然這種成人教育班的社會反響很好,但自己所取得的利潤並不好,自己一連數月的辛苦勞動竟沒有什麼回報,收入剛夠支出的,幾個月下來自己是白忙活了。
卡耐基為此很是煩惱,他不斷地抱怨自己疏忽大意。這種狀態維持了好長時間,他整日悶悶不樂,神情恍惚,無法進行剛剛開始的事業。後來,卡耐基隻能去找他中學時代的老師喬治-約翰遜,向他尋求心靈上的幫助。老師聽完卡耐基的話之後,真誠地對他說:“是的,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怎麼辦?是看著被打翻的牛奶哭泣?還是去做點別的。記住被打翻的牛奶已是事實,不可能重新裝回瓶子裏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吸取教訓,然後忘掉這些不愉快。”
老師的話如醍醐灌頂,使卡耐基的苦惱頓時消失,精神也為之振奮。他重新投入到他熱愛的事業中來。後來卡耐基常常把這句話說給他的學生,也說給自己聽。有一位學員多年之後回憶聽課時的情景,還頗有感觸地說起卡耐基曾說過的這段話。
莎士比亞說:“聰明的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悲傷,他們會很高興地想辦法來彌補他們的創傷。”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直到現在,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人都還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遵照他的話在做。
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在一次試驗中,不慎引發了一場大火,他最親愛的弟弟在大火中不幸遇難。諾貝爾的內心充滿了自責,他覺得無法麵對母親、麵對家人,曾想就此放棄研究。所幸的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他的心裏平靜下來。他想,弟弟是為此而死的,如果自己就此放棄事業,弟弟的死就毫無價值。於是他重新振作,最終取得了成功。
上帝讓身處糟糕地位的窮人陷入更糟糕的處境,以此來說明,你的處境雖然很糟糕,但還不是最糟糕的,你還沒有到絕望的時候。
奧斯卡獲獎影片《蘇菲的抉擇》,講述了一個從奧斯維新集中營裏出來的波蘭女人的故事。影片一開始,蘇菲已經來到了美國,可是她依然生活在噩夢中。所有她愛的人,她的父親、母親、丈夫、情人、兒子、女兒都死去了,隻有她活了下來。她無法原諒自己,因為自己崇拜的教授父親變成了一個納粹種族主義的狂熱信徒和倡行者;自己的丈夫和情人被德國的蓋世太保所殺。在集中營裏,德國人“恩賜”給她一個機會,讓她在自己的兒子和女兒中選擇一個留下來(另一個就會被送進毒氣室),蘇菲絕望地說:“把我的女兒帶走吧!”在蘇菲的心靈深處,她認為自己不配再擁有愛情、家庭和孩子,最後,她選擇了死亡。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沒有人會覺得蘇菲應該受到譴責,即便她曾試圖討好自己的敵人,曾選擇讓女兒去死。當麵對一個深愛她的、頭腦正常的年輕人的求婚時,所有人都希望蘇菲能開始新的生活。然而她沒有辦法讓自己那樣去做,恐懼、自責壓倒了她,從集中營裏活過來的蘇菲,沒能戰勝自己,她聽從了死亡的召喚。相比之下,另一部災難影片《泰坦尼克號》卻讓人們看到了另一個結果:露絲在一場大劫痛失情人之後,選擇了新生。
這樣悲情的影片,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因為過失,因為執著,每個人都有傷心的理由。在人的一生中,誰敢說自己從沒犯過錯誤?就連拿破侖,這個不可一世的偉人,也在他所有重要的戰役中輸掉了三分之一,或許我們的平均紀錄並不比拿破侖更差。如果我們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卻忘記每天都可以擠奶的奶牛;如果我們正在向往著天邊那座奇妙的玫瑰園,卻沒有注意欣賞開放在自己窗口的玫瑰。那是人生的悲哀。我們總是不能及早領悟:生命就在生活裏,在自己手中,在每天每時每刻中。是誰說過:如果你心中對這個世界充滿了不滿,那麼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
荷馬說:“過去的事已經過去,過去的聲無法挽回。”打翻的牛奶,恰恰使我們懂得了;過去的已經過去,過去的歲月不可能再來一遍,光陰如箭,不容後悔。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不要重蹈覆轍,要知道“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我們沒有魔法去改變那己過去並已注定了的事實,隻能嚐試著放下那些沉重的包袱,放下自責、懊惱還有傷心,隻能勸說自己別再試圖去收回那已流進了下水道的牛奶。那時曾經的我們,也經曆過很多坎坷與曲折,也做錯過很多的事情,也曾因為錯誤而失去過一些美好的東西,可我們不必再去為那些不可能會改變的錯誤時時懊悔和折磨自己。如果我們能換位思考,它們就變成了財富,因為人生之路就是在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中延伸的。我們每天都要去麵對一些新的事物,每時每刻都要麵臨新的挑戰,如果能戰勝挑戰,那麼我們也就擁有了更多美好的時光,擁有了更多美好的事物,生活也將更加美好更加幸福了。有一位詩人曾說:假如你還在為錯過昨天的太陽而後悔,那麼你將錯過今晚的星星和月亮。所以,隻有調整心態,麵對現實,爭取擁有一杯更純更好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