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奏凱·獻俘·論功行賞禮(2 / 3)

明朝永樂四年(1406)製定獻俘儀。獻俘儀式舉行前,兵部官員向皇帝奏上露布報捷,禮部奉旨通告天下,文武官員都身穿朝服與市井百姓中的老年人一起歡慶勝利。儀式舉行前一天,內侍官在午門門樓前邊正中的窗下為皇帝設立禦座。舉行儀式這一天早晨,錦衣衛在午門前禦道的東西兩邊設立儀仗,教坊司把演奏大樂的樂隊布置到禦道南麵的東西兩側,北向;鴻臚寺設讚禮官二人,東西相對站立在午門前;承製官一人站立在午門前邊的東側,麵向西;宣製官一人麵向西站立在午門東稍南一點的地方。在午門門樓前禦道南東西兩邊設立文武官員及少數民族使者的位次,文東武西相對應。在午門前的禦道東邊設立露布案一張,在露布案西,西向設宣露布官一員、展露布官二員位次,稍南西向設立刑部獻俘官位次。在午門前禦道西稍南的地方,北向設立獻俘將校位次。在禦道南稍東的地方設進獻露布官員的位次。儀式開始,敲鍾,引禮官引導文武官員分東西兩邊按次序各自站立在自己的位次上,然後引導進獻露布官捧著露布放到露布案上,引禮官退歸原位。獻俘將校引導俘虜排列到午門前武官班列的後麵站立。皇帝身穿常服來到奉天門,鍾聲停止。鴻臚寺官員跪倒在地,請求皇帝乘車到午門,樂隊奏樂,皇帝登上午門門樓,升坐禦座,樂隊停止奏樂。儀仗隊鳴靜鞭,全體肅立,讚禮官高唱“進露布官行四拜禮”,樂隊奏樂,進露布官行四拜禮,讚“平身!”樂隊停止奏樂,進露布官平身。讚禮官高唱“進露布!”樂隊奏樂,進露布官舉著露布案放到禦道中央,樂隊停止奏樂。讚禮官高唱“宣露布官跪!”宣露布官與展露布官一起來到露布案旁,跪倒在地取露布,展露布官展開露布,宣露布官高聲宣讀完露布後,把露布放回到露布案上。讚禮官高唱“俯伏,興!”樂隊奏樂,宣露布官與展露布官俯伏在地,行四拜禮,平身,退歸原位,樂隊停止奏樂。進露布官把露布案放回到禦座東邊的原位,在引禮官引導下退歸原位。讚禮官高唱“獻俘!”獻俘將校引導俘虜來到獻俘位前,俘虜麵向北跪在前,獻俘將校站在他們身後。刑部官員來到午門樓前,站立在禦道中央啟奏皇帝說“某官某以某處所俘獻,請付所司。”啟奏完畢,複歸原位。俘虜中有應該處以刑罰的,按旨引領他們麵向東站立在西邊,交給刑部處置。如果皇帝決定赦免一些俘虜的罪過,傳詔命承製官跪倒在禦道上請皇帝下詔,接詔後,由東街向南走到宣製官的位置旁,麵向西對宣製官說:“皇上有詔,赦免俘虜囚徒的罪過。”宣製官高聲宣喊:“皇帝有旨,赦免俘虜罪過,為俘虜鬆綁。”被赦罪的俘虜叩頭謝恩後,獻俘將校引導俘虜退下。引禮官高唱“文武百官入班北向立!排班!”百官隨聲而動,待班次排列整齊後,負責致賀詞的官員來到禦道中間跪倒在地致詞祝賀。賀畢,讚禮官高唱“鞠躬”,樂隊奏樂,文武百官行五拜三叩頭禮後平身,樂隊停止奏樂。鴻臚寺官員跪倒在地,啟奏皇上“獻俘儀結束。”皇帝準奏,樂隊奏樂,皇帝乘坐的禦駕離開後,樂隊停止奏樂,百官按次序退出。

7.3 獻俘儀式結束後,一般都要論功行賞。曆代的儀式各不相同,其中明代的論功行賞儀式最詳備。按明朝規定,凡有軍隊得勝凱旋還朝,中書省都要移文大都督府論功行賞,兵部開列參戰各位將士的功績,吏部準備勳爵職名,戶部、禮部出具賞格。中書省把六部議定的功賞名單、意見上報,奏請皇帝裁決。待皇帝裁決後,舉行頒布功績及賞賜官爵、禮物儀式。儀式舉行前,內使監要負責在奉天殿設立禦座、香案。尚寶司要在奉天殿正中設立玉案。侍儀司要在寶案前設詔書案,在丹陛正中北麵設誥命案,在殿上東北設立供皇太子、諸王侍立的位次。在殿上東邊設立承製官位次,在丹陛誥命案北設立宣製官位次,在殿上東南設立吏部、戶部、禮部尚書位次,在殿上西南設站立大都督、兵部尚書位次,又按不同行次為受賞官在丹陛下設拜位,在丹陛西南設站立位,在誥命案南設受賞位。每名受賞官可帶捧誥命、捧禮物人員一名,在受賞官後為他們設立位次,在受賞官站立位西設受賞執事位,在受賞官拜位北設知班三人的位次,在知班北邊設讚禮二人的位次,在知班位北丹陛南設典儀二人的位次,在丹陛北為文武官員設站立位次。以上人員的位次都東西相對。在殿上東邊為侍從班、起居注官、給事中、殿中侍禦使、尚寶卿、侍儀司官員設立位次,在殿上西邊設懸刀武官位次,在丹陛西為殿前班指揮司設立三個麵向東的位次,在丹陛上東邊為光祿寺設立三個麵向東的位次,在大殿中門左右設立東西相對的三個拱衛司位次,在仗馬前設立東西相對的兩個典牧官位次,在丹陛下為宿衛、鎮撫將軍設立東西相對的兩個位次,在宿衛、鎮撫將軍位次稍後的地方設立東西相對的二十八個護衛千戶的位次,在奉天殿東西門設立兩個左右將軍的位次,在奉天殿上皇帝禦座簾前的東西兩邊設六個相對的將軍位次,在奉天殿正門左右兩邊設四個東西相對的將軍位次,在丹陛上四角設六個東西相對的將軍位次,在丹陛南設四個北向的鳴鞭位次。儀式舉行這天早晨一鼓過後,金吾衛要排列好各種旗幟、器仗,拱衛司陳設好儀仗、車輅,典仗司準備好馬匹、豹尾、虎皮等車輿儀仗,樂工準備好樂器,禮部擺好詔書,吏部擺好誥命,戶部擺好禮物,左右殿前班、糾儀官、典儀官、知班官、讚禮官、宿衛、鎮撫、護衛將軍及各種執事官各就各位。通事舍人催促受賞官及侍立的文武官員都穿好朝服。第二通擊鼓之後,侍從官入皇宮迎接皇帝車駕,通事舍人引導受賞官員在午門外南邊站齊班次,其他參加儀式的文武官員在午門外北邊站齊班次,他們都文東武西,東西相對而站。第三次擊鼓之後,侍儀奏請皇帝下令對奉天殿戒嚴。負責管理皇室用具的官員奏請皇帝在謹身殿穿好袞冕服,皇太子、諸王在奉天殿門東耳房穿好冕服。通事舍人引導文武官員進入奉天殿丹陛北邊的位次上站立,引導受賞官進入大殿,站立在丹陛西南設立的侍立位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