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靜中,肉身絪緼,如綿如玉。坐中若留不住,而騰騰上浮。此為神歸頂天。久之,上升可以立待。
注譯:
現在能夠考證的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入靜之後,如同神進入山穀之中,聽到外邊有人講話,即使相距一裏多路,也能聽得清楚明了。那聲音進入耳內,如同深山大穀中的回聲,怎麼能聽不見,又何止聽見一次。這種神入穀中的現象,隨時可以體驗到。此段為《靈寶畢法 匹配陰陽》的證驗。
一種是在入靜之中,兩眼內神光閃爍,前麵一片白色,就象在白雲之中。即使睜眼去看自己的身體,也無從看見。這種現象,稱為“虛室生白”,那是內外通明、吉祥和瑞的景象。此段為《靈寶畢法 交媾龍虎》的證驗。
一種是在入靜之中,肉體陽炁熏蒸,又象棉花,又象壁玉。坐在那裏好象留不住似的,有騰騰上浮的感覺。那是因為神炁上歸頭頂之天的緣故。久而久之,陽炁飛升就可以實現。此段為《靈寶畢法 燒煉丹藥》的證驗。
疏解:
這是《靈寶畢法》中的“人仙功”的內觀景象。
原文:
此三者,皆現在可驗者也。
然亦說不盡的,隨人根器,各現殊勝。如《止觀書》所雲:“善根發相”是也。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須自己信得過方真。
注譯:
這三種景象,都是現在就可以驗證的。
但是,也有許多景象是說不完的,它隨每個人的素質不同,產生出的妙景各有其特殊性。正如《止觀書》所說的:“善根發相。”練功中出現的諸多景象如同人飲水一樣,冷暖隻有自己知道。必須自己信得過的,那才是真景。
疏解:
練習相同的方法,由於每個人的先天素質和後天修養不同,卻得到不同的證驗,這是事實。在這裏要特別強調的是:
第一,在方法和證驗之間,找出必然的內在聯係,這是共性;
第二,從不同的證驗中,分析相關人的先天素質和後天修養,從中找出客觀的因果聯係,這是個性。做到了這兩點,就可以避免高層次的自以為是和固步自封。
原文:
先天一炁,即在現前證驗中自討。一炁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珠也。“一粒複一粒,從微而至著”。有時時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統體之先天,一粒乃至無量也。一粒有一粒之力量。此要自家願大,為第一義。
注譯:
先天一炁,可以在眼前出現的驗證中去尋找。找到了先天一炁,金丹也就可以煉成。這可是一粒真正的黍珠。正如張伯端《金丹四百字》所說“一粒複一粒,從微而至著。”先天一炁時刻表現的都是一粒。但從整體上講,先天一炁有一粒乃至無窮粒。每一粒都有每一粒的力量。修煉者必須有宏大的誌願,這是最重要的品質。
疏解:
這裏所說的“一粒真黍珠”,正是《靈寶畢法 交媾龍虎》的結果。而“一粒複一粒,從微而至著”,正是《靈寶畢法 燒煉丹藥》的過程。這“一粒真黍珠”,又稱仙苗、仙胎、嬰兒,等等。修煉至此,謂稱人仙。
本章要點
本章所講的“回光證驗”,僅僅是《靈寶畢法》證驗中的一部分,不過,從中可以認識到:
“回光”+“炁化”=“證驗”。
也就是說,在“回光”與“證驗”之間,還要加上“回光”的對象、“證驗”的結果——“炁化”,而係統、完整的“炁化”來自《靈寶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