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資質(2)(2 / 2)

(五二)"才力",唐本作"才美",肊改。

(五三)宋翔鳳曰:"自'飾以丹漆'以下九十字,治要無。"

(五四)"槁枯",宋翔鳳曰:"治要作'枯槁'。"

(五五)"之瑚璉者",宋翔鳳曰:"本作'之器者',依治要改。"今案:論語公冶長:"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集解:"包曰:'瑚璉,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璉,周曰簠簋,宗廟之器貴者。'"

(五六)宋翔鳳曰:"本作'通與不通,亦如是也',依治要改。"楊廉夫曰:"下言高賢大良不為用,文機得心應手。"唐晏曰:"以上以木之材,喻人之才;以下專言人才之用與否。"

夫窮澤之民,據冰接耜(一)之士,或懷不羈之能(二),有禹、皋陶之美(三),綱紀存乎身,萬世之術藏於心(四);然身不容於世,無紹介通之者也(五)。公卿之子弟,貴戚之黨友(六),雖無過人之能(七),然身在尊重之處,輔之者強而飾之眾也(八),靡不達也。

(一)"接耜",宋翔鳳曰:"本作'嗝報',依治要改。"傅校"嗝"作"嗃"。析中曰:"嗝音革,鳴也。"唐晏曰:"按:'嗝'疑是''之假借字,說文:'裘裏也,以繒附(原誤"傅")於革也。'報'當作'服'。"案:嗝報不見他書,從宋校依治要改正。

(二)"能",宋翔鳳曰:"本作'才',依治要改。"今案: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李善注:"不羈,謂才行高遠,不可羈係也。"

(三)宋翔鳳曰:"本作'身有堯、舜、皋陶之美',依治要改。"今案:彙函、金丹、折中、拔萃"身"作"具"。品節、金丹、折中、拔萃"皋陶"作"禹、皋"。

(四)宋翔鳳曰:"治要無此十二字。"器案:韓非子難一:"萬世之利也。"史記晉世家作"萬世之功",說苑權謀作"百世之謀",術也,謀也,功也,利也,其義一也,猶今言長遠利益也。

(五)宋翔鳳曰:"本作'然身不用於世者之通故也',依治要改;別本作'不用於世者,無使之通故也'。"器案:彙函、別解作"身不用於世者,才之不通故也",金丹作"身不用於世者,不通故也",折中作"身不用於世者,莫為之通也",皆出肊改。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注引作"窮澤之民,身不容於世,無紹介通之",與治要合。

(六)漢書孔光傳:"不結黨友。"又杜周傳:"方進複奏立黨友。"此東漢朋黨之濫觴也。

(七)"能",宋翔鳳曰:"本作'才',依治要改。"

(八)宋翔鳳曰:"本作'然在尊重之位者,輔助者強,飾之者巧',依治要改。"今案:彙函、金丹本又作"然在尊位之重者",亦以肊為之耳。

昔扁鵲居宋(一),得罪於宋君,出(二)亡之衛,衛人有病將死者,扁鵲至其家,欲為治之。病者之父謂扁鵲曰:"言子病甚(三)篤,將為(四)迎良醫治(五),非子所能治也。"退而不用,乃使靈巫(六)求福請命,對扁鵲而咒,病者卒死,靈巫不能治也(七)。夫扁鵲天下之良醫,而不能與靈巫爭用者,知與不知也(八)。故事求遠而失近(九),廣藏而狹棄,斯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