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上,高山之巔,劉琨將聞雞起舞發揮得淋漓盡致,身旁雨花紛飛,甚為奇妙。然後,他精神抖擻,大步流星地下山,返回大帳,才對隨行的將士如此這般地布置了一番。眾人方醒,無不心悅誠服。
過兩日,石勒帶領主力兵馬徐徐到達淶水河。前哨通報,劉琨的隊伍提前占據了河對岸。石勒一聽,吃驚不小。劉琨果然比王浚高明,居然占了先機,不過,一條小小的淶河能奈我何。石勒催馬向前,一看山勢,倒吸了一口冷氣,臉立刻沉了下來。此地易守難攻,看來真的有一場惡戰了。石勒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幽州,躊躇滿誌,想一鼓作氣蕩平並州,好報上次在晉陽損失牛二之仇。他命十八騎一路飛奔,在淶河幾裏地寬的渡口擺開陣式,準備給劉琨來個萬馬齊發,好讓他防不勝防。
大將王陽道:“大將軍,劉琨以逸待勞,恐怕有詐,我們不妨先派小股兵馬過河,以防萬一。”
石勒道:“我知道劉琨非等閑之輩,即使是他有防備又如何。區區兩萬兵馬,還能擋住我們的十萬鐵騎?”
“劉琨聞雞起舞,名噪一時,不能輕敵。”
“我十八騎勢如破竹,所向無敵,難道還怕他不成。”
“大將軍,還是慎重為好。”
“容我考慮。”
河對岸上的劉琨,發現石勒還有些猶豫未決,對劉演道:“看來還得給他加把火呀。”於是修書一封,派船過河。
兩個時辰後,前線士兵報:“大將軍,劉琨送來書信。”
石勒打開一看,見信中寫道:背信棄義者,敗於此河。石勒哼了一聲:“背信棄義?誰背信棄義?劉琨想嚇唬我,他嚇不倒我的。他說我不敢過河,我偏要過去。傳令各軍,活捉劉琨者,重賞千金!”
石勒的十八騎雖說少了牛二,仍然在江湖上聲名鵲起,促使著他的野心膨脹。活捉了王浚,便再不把劉琨放在眼裏。此時,見河麵風平浪靜,河水不深,石勒即命馬隊在前,步兵在後,擺開長蛇陣,要仗著人多勢眾,殺到對岸。
石勒一馬當先,奮勇向前,馬到河中間,早就在等候他上套的劉琨向陣中旗子一揮,隻聽一聲驚天動地的炮響,不多時上遊湧來一股巨大的水流,雷鳴般的聲音震耳欲聾。石勒兵馬一下子慌作一團,騎兵隻露腦袋,步兵衝走無數。騎兵再往回返時,那馬卻怎麼也走不回來了。原來,劉琨吩咐在河中布置了無數的鐵蒺藜和絆馬索,靠石勒這邊河岸,稍低一點,經水一衝,陡然高了起來。再加上剛衝時,戰馬勁頭足,難以擋住,往回退時,馬匹就亂了陣腳。石勒的戰馬光轉磨,就是回不去,致使指揮失靈,石勒眼睜睜看著自己平素驍勇善戰的騎兵要全軍覆沒,不由大叫一聲:“好個劉琨,此仇不報,誓不罷休!”口吐鮮血,從馬上栽了下來。
“大將軍,大將軍!”王陽見主帥落馬,急命衛兵搶救。
山頭上,劉琨的心總算靜下來,吹起了胡笳五弄……
胡兵們聞風喪膽,損兵折將,石勒再次長歎:“天助劉琨,我不服!”言罷,揮淚退兵三十裏。
劉琨智退胡兵,軍民拍手叫好,慶賀數日,引兵回晉陽。大軍離開幾十裏了,那在山上拴牛的老漢從後邊追來:“大人,大人,慢行。”
後隊的軍士下馬問道:“不知老伯有何見教?”
老漢說:“回去轉告劉大人,鄉親們說了,淶河從此改叫拒馬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