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雪聽了,急切地問:“那怎麼辦?”
劉琨道:“什麼怎麼辦?大丈夫當報效國家,豈能苟且偷安。”
盧雪說:“都怪晉室內亂,才有今天的報應。可你還是對皇室忠貞不渝,唉!”
劉琨再次長歎,道:“這就是宿命啊。越石這一輩子,隻能是華山一條路了。”
盧雪轉個話題,問:“寫過詩沒有?聞雞起舞怎麼樣了?聽說你又有了胡笳五弄,啥時吹來給我聽聽。”
劉琨說:“好,以後吹給你聽。至於詩嘛,哪顧得上寫。聞雞起舞到了一定層次,也是一層更比一層難。哎,聽說過祖逖的情況沒有,這個老朋友,連個信兒也沒有了。”
盧雪答:“洛陽好多人往南方逃難去了,估計他也和家人一起走了。”
劉琨想到過去和祖逖一起的日子,感歎說:“我這大半生,最單純最快樂的就是和祖逖兄在一起的時候了。那時才二十來歲,真正的無憂無慮啊。”
劉琨說起往事的時候,眼睛閉上,流露出一絲絲甜蜜。那時國家還處處歌舞升平,這僅二十餘載的時光,就四分五裂了,多少人頭落地,多少人無家可歸啊。
劉琨原來吃飯常和桃花若蘭她們在一起,家人一來,桃花躲避到一旁去了。這日,劉琨把她叫到堂屋,介紹給母親。劉母聽說桃花懂醫術,救過劉琨的命,拉住桃花的手,問寒問暖,親切地不得了。桃花見老太太慈祥,打心眼裏高興,奶奶奶奶地叫個不停。
桃花不在的時候,劉琨對母親說:“您看桃花這孩子還不錯吧。”
劉母道:“不錯不錯,慈眉善目的,是個好閨女。”
劉琨說:“母親,你還不知道哩,群兒和桃花可對眼兒呢。我思謀著群兒也不小了,不如早點成全了他這樁婚事。”
劉母道:“群兒是該娶親了。”劉母說著,眉頭一皺,“你說什麼?他和桃花?這是哪跟哪呀。能扯到一塊兒嗎。”
劉琨給盧雪使個眼色,盧雪會意地道:“現在世道這麼亂,我想孩子們的婚事,還是從簡比較好,找上個他心裏喜歡的就行了,你說行嗎?”
劉母嚴責兒子媳婦,說道:“你們倆成親,也是因為先喜歡上才成家的嗎。真是糊塗透頂!”
劉琨明白母親的意思,勸說:“母親千萬別生氣,我也是看兩個孩子兩心相悅,桃花又是孤兒,才有了惻隱之心。”
劉母生氣地道:“你身為國家棟梁,統領並州,朝堂上舉足輕重,在兒女婚事上如何這般書生氣。我家與趙王家通婚,有了你兄弟一展才華的機會,你與盧雪結合,讓我們兩家在朝臣們麵前有光。你怎麼越活越不知事理了呢。”
劉琨身為大將軍,怎麼能不知門當戶對這個道理。他隻是想不拘一格罷了。於是對母親說:“現在群兒他們都在常山,等回來了再好好籌辦吧。”
劉母道:“中山魏昌是我們的老家,你不妨讓他們去認認祖。”
劉琨從小就聽父母講自己老家的事情,對那片古老的土地十分神往。赴並州之前,司馬越以司馬虎代劉喬為豫州刺史,劉喬舉兵抵抗,劉琨率領突騎五千救司馬虎,兵敗與司馬虎俱逃往河北,父母卻陷於劉喬。司馬虎領冀州,劉琨到幽州向王浚借突騎八百,渡河奇襲劉喬,才救還父母。那一次與故鄉擦肩,他都沒來得及張望一下,現在回想起來頗有些遺憾。
§§第十章 烈烈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