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聽懂了孫權勸學的深意,從此無論軍務多麼繁忙,每天都要抽出時間看書學習。以他的聰明勁兒,日積月累之後,學識水平果然大有所成,這才會在軍事會議上說出這一番與眾不同的話來。而另外那位與他一起受教的蔣欽,卻沒有將孫權的告誡放在心上,當然也就不會有長足的進步了。
孫權既為呂蒙忠實執行自己的意見而高興,更為呂蒙學有所成而欣慰,當即決定采納呂蒙的意見,興建濡須塢,對付曹軍。
曹操大軍到達之後,先以水軍進攻。東吳水軍,充分利用了濡須塢的堡壘作用,戰則能進,退則可守,曹軍始終占不到任何便宜。
兩軍相持數月,曹操眼看軍糧將盡,起了退兵之意。正在此時,孫權給曹操送來了一封信。
這信上隻寫了十六個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這是告訴曹操,春雨開始下了,道路泥濘,水勢大漲,你再在這裏耽擱,恐怕得不了好,還是趕快回去吧。你要是不死呢,我是不會安心的。
孫權這封信如實寫明了當前的情勢判斷,曹操深感在理。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孫權的口氣。“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孫權把自己放在了和曹操平等論交的位置上,口氣略帶調侃,卻又透出了如許自信。回想起當初孫權被曹操的恐嚇信嚇得魂不守舍的熊樣兒,孫權確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封信對曹操的觸動是很大的。曹操看了信之後,哈哈大笑,把信交給部下傳看。曹操說:“孫權小兒,說的都是真話!”
曹操決定下令退兵。退兵之際,曹操心中頗有幾分無奈。他遙遙看見東吳水軍,戰船齊整,旌旗獵獵,一眾將士,戒備森嚴,凜然有威,不由大聲讚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像劉表的那幾個兒子啊,不過是豬狗罷了!”
曹操曾經不把孫權放在眼裏,所以才會“大意敗赤壁”。但濡須一戰讓曹操知道,自己又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強勁對手。
孫權徹底改變了曹操對自己的看法,這是出於“近因效應”的影響,即最新呈現的信息對人們的認知與判斷有著特別大的影響力。
孫權等曹軍撤退後,也返回了治所所在的建業。這幾年來,孫權因為對敵的需要,已經幾次遷移治所的駐地。
孫權回來後,奉命鎮守漢昌郡(孫權新置之郡)的魯肅來見他,兩人談及濡須的戰況,不由心懷大暢。魯肅也深為孫權的成熟而大感興奮。
閑談中,孫權對於呂蒙的表現大加讚許。孫權這一說話,頓時勾起了魯肅的記憶。
原來,魯肅去漢昌郡赴任途中,經過呂蒙鎮守的尋陽縣。魯肅一向認為呂蒙不過是個勇猛莽夫,頗為不屑,本不想去訪見呂蒙。但他的部屬卻勸他說:“呂蒙深得主上厚愛,您還是要和他搞好關係才行”。魯肅勉強去見呂蒙,沒想到兩人一交談,呂蒙竟然讓魯肅刮目相看。
呂蒙問魯肅:“您現在替代承擔了周都督的重任,與鎮守荊州的關羽為鄰,不知有何策略,以備不虞?”
魯肅一向是主張孫劉聯合,共抗曹操的,並不太以劉備關羽為敵,因此隨後答了一句:“隨機應變即可。”
呂蒙卻說:“如今孫劉雖為一家,但關羽實為熊虎之將,野心勃勃,怎麼能不預先製定應對之策呢?”說完,呂蒙一口氣提出了五條對付關羽的計策。
魯肅隻聽得目瞪口呆!他根本沒想到,這個一向被人看不起的“吳下阿蒙”,竟然有如此超前的眼光和精深的謀略!魯肅頓覺呂蒙的水平已經遠在自己之上。他緩過神來,走到呂蒙的跟前,親熱地拍了拍他的後背,說:“子明,我真沒想到,你的才略竟然已經高深到如此程度了!”
呂蒙微微一笑,說出了一句日後流傳千古的名言:“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大哥你怎麼才看出來啊?”
這是“近因效應”的一個最經典的案例。魯肅立即去拜見了呂蒙的母親,從此將呂蒙視為自己的心腹兄弟。
魯肅對著孫權,把這段往事一說,孫權連連點頭,對呂蒙的印象更是好上加好,心中那份因為錯失龐統的遺憾與懊悔也漸漸地消退無蹤了。
心理感悟:絕對不要用一個人的過往來判斷他的未來。
首因效應最初呈現的信息對人們的認知與判斷有著特別大的影響力。
近因效應最新呈現的信息對人們的認知與判斷有著特別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