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傀儡幼帝朝不保夕(2)(3 / 3)

第二節九叔專權少主危急。

一、朝廷自居多爾袞稱“皇父”。

也許是索尼等兩黃旗主要大臣也有些擔心,怕睿王搞鬼,毀誓專權,不利幼主,或者是為了把大事弄得更穩妥一點,故而又采取了兩個不尋常的破例的重大行動,即除了八旗王公大臣於八月十四日共同盟誓之外,索尼等又單獨集會盟誓。

八月二十二日,即八旗王公大臣盟誓之後的第八天,也就是郡王阿達禮、貝子碩托勸誘睿王應自立為君,被禮、睿二王揭示於眾而被處死之後的第六天,兩黃旗大臣、侍衛圖爾格、拜尹圖、譚泰、塔瞻、錫翰、多爾濟、伊爾登、額爾克戴青、鞏阿岱、車爾格、圖賴、鼇拜、希福、範文程、剛林、索尼、哈世屯、巴哈、陳泰、穆成格、伊爾德、譚布、遏必隆等兩百零七人,焚香對天地盟誓,其詞為:圖賴等“謹誓告於天地:我等若以主上衝幼,不靖共竭力如效力先帝時,諂事諸王,與諸王、貝勒、貝子、公等結黨謀逆,潛受賂遺,及與人朋比,仇陷無辜,娼嫉讒,蔽抑人善,徇隱人惡者,天地譴之,即加顯戮”。《清世祖實錄》第1卷第12、13、14頁。圖賴、索尼、鞏阿岱、錫翰、譚泰、鼇拜六人又共立盟誓於三官廟,“願生死一處”,“誓輔幼主,六人如一體”。《清世祖實錄》第37卷第8頁;《清史稿》第249卷,《索尼傳》。索尼、圖賴等人力圖使兩黃旗大臣侍衛團結在一起,輔保幼主,這樣,睿王便不敢有不軌行為。這一願望,不能不說是良好的,兩黃旗大臣侍衛真的能緊密團結,威力確係強大驚人,其他旗王公大臣和白旗三王便不敢肆意妄為,幼主可以牢保無虞,再過幾年,長大成人,便可名正言順地免去輔政,新主就可親政治國了。

然而,人心難一,尤其是在統治集團內部鬥爭上,忠貞不貳,不屈於威武,不淫於富貴者太少,更多的人是隻求保全身家性命官職莊園,少數人還因貪圖富貴榮華而背叛故君,改事新主,哪能永遠團結在一起去反對權大之人!順治初年的政局,正是這樣變化的。

圖賴、索尼等人低估了睿親王多爾袞的才幹、抱負和野心。此人之聰睿機智果斷,遠逾其他任何一位王公。他十七歲時即以初次從征便身手不凡立下功勳,而被兄汗皇太極賜予“墨爾根岱青”之尊號。十七年來,他憑著非凡智謀和英勇,戰勝各種困難,曆經風險,屢建功勳,從一個普通的貝勒高升為一帝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碩睿親王,並於此時為多數王公大臣公認為是最好的皇位繼承人,他能坐視此難遇良機一去不複返嗎?他能因曾立誓而放棄多年以來的願望甘心久居人下嗎?當然不會。他是為了避免出現白黃四旗火並損害清國元氣和兩敗俱傷的悲慘結局,而果斷明智地采取了暫時後退或明退暗進以退為進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而這位號稱至尊無上的新君福臨,不過是一個衣食於乳媼的小小兒童,生活都不能自理,哪懂得什麼治國平天下或爭權奪利之事!多爾袞完全可以將幼君玩弄於股掌之上,借幼君這個招牌,來做成他想做的事。而這位膽小易變的鄭親王雖名列多爾袞之前,怎經得住他的步步進逼和無敵之計,要不了多久,鄭親王就會甘拜下風,聽任他的擺布。兩黃旗二百多員大臣、侍衛氣勢洶洶的盟誓,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三兩月內,一兩年間,就會分崩離析,一個一個地拜倒在多爾袞的腳下,任憑他驅使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