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小插曲,讓姐妹倆迅速地達成共識:這錢必須要找個光明正大地名目花出去,還且還要沒有底限地花,這樣才能杜絕以後上門借錢的人,要不今天來個張氏,明天來個王氏,後天來個陳氏,錢沒花,倒把一個村的人得罪光了,得不償失啊。怎麼樣花錢花的光明正大又讓將來的人不來借錢而自己卻可以堂而皇之地去借錢呢?當然是讀書了!古代是個宗族社會,一個族裏出一個讀書人,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一件事,若是有當官的可能,更是傾全族之力,就像當世貧困農村傾全村之力供一個大學生是一樣的。古代識字率非常低,就別說入學率了,一個人認得字,那就是很讓人尊重的了,像五郎上過學堂的,整個鬆山村就隻有三個人,一個是裏正之子李良,一個是宋家本族裏一個專做小買賣的宋福寶之子宋平,還有一個就是五郎了,當然五郎是有大號的,名華字瑞章,這三人中,就宋五郎書念的好,其他兩個雖不至於倒數,但也隻是平平而已。
姐妹倆嘀咕了半天,決定先問一下五郎的意見。四娘把五郎找來後,三娘便單刀直入地問他:“你還想去念書嗎?”五郎眼睛一亮,點點頭說:“自然是想的,可惜家裏窮......”三娘打斷他的話,你不用理家裏,我隻問你,若是咱們全家一起供你繼續去念書,你能把書念好嗎?”五郎小胸脯一挺,莊重地說道:“若我能再上學堂,必不負全家之所望。不說做官,考個秀才,總還可以的。”三娘點頭道:“你有這個誌向就好。”接著,就把整個想法告訴他,五郎為難地道:“二哥豈不是太委屈?”三娘想一下,又問四娘:“二哥知不知道阿娘要給他找媳婦的事?”四娘不確定地說:“好像還不知道。要不,我們先別聲張,等阿娘回來了再問她。”。三娘隻好同意。
出門一看天色,時候已經不早,姐妹兩人先動手做飯,五郎去外麵找二郎。二郎回來後,三娘觀察他行為,發現他和平常一樣,也沒顯出特別高興,也沒特別不安,心就放下來了。這個二貨,心裏有什麼,根本藏不住,若知道了李氏要給他找媳婦,就算不說,也會一天到晚傻笑。我的哥哥啊,為了全家的將來的幸福生活,你的媳婦就先緩緩吧,將來有錢了,一定給你找個最漂亮最賢惠的女子給你做媳婦,你大人有大量,就不要怪弟弟妹妹陰你這一回吧,三娘在心裏默默地想。
吃飯的時候,三娘和下麵兩個小的默默不語,安靜地吃飯,隻有二郎高興地狼吞虎咽,不停地稱讚飯菜好吃。那三個聽了,就像做錯事的小孩,把頭低的更低了,搞的二郎鬱悶無比。
一直等到太陽快下山了,李氏才回來。三娘三個一擁而上,把李氏迎入房間,李氏好像很疲憊,坐到床沿上就把頭靠在床欄邊,四娘很上道地去給她倒水。三娘看李氏的神情,沒有一點喜色,估計沒什麼收獲,就給五郎一個眼色,示意他先出去,她和四娘兩個在一起,才好說話。
等李氏喝了水,又休息了一陣,四娘才小心地問道:“阿娘,黃媒婆那怎麼說?”李氏看了一眼三娘,三娘忙表示她也知道了,李氏歎口氣說:“唉!早知道不去找還好。這黃媒婆真是欺人太甚,說我們家二郎是個傻子,想要個正常女子做媳婦,十貫錢都未必行,五貫錢隻能找個瞎的瘸的或是傻的。你說這都什麼話啊,二郎哪裏傻了?隻不過老實了一點!哎喲,氣死我了.....”三娘四娘對視一眼,意思是:這下好了,不用費多少口舌,以後李氏估計要死了給二郎找媳婦的那份心了。
三娘忙用手撫著李氏的後背,給她順氣,一邊做氣憤狀,給二郎抱不平:“這黃媒婆真是狗眼看人低。二哥人老實又勤快,這長了眼的都知道。阿娘不用生氣,也許二哥的緣分未到,等他的緣分到了,哪裏用的著什麼黃媒婆,媳婦自己就找上門來了。”四娘看了她一眼,那意思是:你這嘴說的真溜,以前怎麼都沒發現?三娘橫了她一眼,意思是說:老姐我為全家的幸福未來費了多少腦細胞我容易嗎?兩人在飛刀眼子,李氏卻好受多了,卻還是有點小傷感,幽怨地說:“話是這麼說,可二郎都二十了,跟他同年紀都當爹了啊,將來進了黃泉,我沒臉見你爹。”
三娘“呸”地一聲,柔聲道:“阿娘別說喪氣話,又不是說二哥永遠娶不上媳婦,不過遲了點,說不定是月老喝過了頭,一時忘了也是有的,等他酒醒了,可不就好了?阿娘怎麼就沒臉見爹了呢?您就放寬心吧。”李氏被三娘的話逗笑了,點著三娘的頭道:“你啊,打好了後,說話就這麼逗趣。”
見李氏總算心情好了,姐妹倆便趁熱打鐵,把送五郎繼續讀書的事提出來,李氏聽的也又是心動又是愧疚,是啊,她一拿到錢,滿腦子就想的是二兒子,老五完全給丟在腦後了啊。三娘趁機把五郎叫了進來,五郎又是一番表白,把李氏感動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當下決定:賣羊的錢供五郎繼續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