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下屬是一種人文關懷。“感謝下屬”是領導對下屬的尊重。關心和理解,是對下屬勞動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下屬最好的褒獎和精神鼓勵。領導隻要時刻保持一顆感恩的心,下屬就永遠不會忘記領導的關懷,也必將懷著感激之情倍加努力工作,創造佳績。
感恩員工是一種管理的秘訣
鬆下幸之助是現代史上最成功的實業家之一。他隻受過4年的小學教育,9歲時,以100日元創業,發展到現在的鬆下集團——世界三大電器企業之一,其本人也在日本富豪榜中雄踞首位。在日本,他被尊為“經營之神”,在西方,他的照片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麵,這表明他已躋身於世界級企業管理天才的行列。
20世紀30年代中期,基於“以人為本”,為了振奮員工的“鬆下精神”,鬆下幸之助專門製作了公司的“社歌”,還製訂了“鬆下七精神”:產業報國、光明正大、協和一致、努力向上、禮貌謙虛、順應時勢、感恩報效。為了使眾多的事業部都能貫徹鬆下幸之助的經營理念,鬆下集團在每年年初進行一次由鬆下幸之助參加並做講演的“經營方針發表會”。員工們在每個工作場所實行“朝禮”製度,背誦公司“七精神”,最後還要宣誓:“作為一個產業者,絕不違背自己的本身”。在下班前幾分鍾,員工還要對照公司的“七精神”檢查這一天的言行。這種“朝禮”製度,已被日本許多企業采用。
後騰清一原是三洋電機公司的副董事長,後來投奔鬆下公司。在其擔任廠長時,工廠失火燒掉了。後騰清一心中十分恐慌,以為這次不被革職也要被降級。不料鬆下接到報告後,隻對他說了句“好好幹吧”。
以往,即使隻是打電話的方式不對,鬆下也會嚴厲斥責。而這一次鬆下這樣做,並不是姑息部下的過錯,實際上體現了鬆下管理的秘訣。這種做法巧妙地抓住了人的心理。在犯小錯誤時,當事人多半並不在意,因此需要嚴加斥責,以引起他的注意;相反,犯下大錯時,傻子也知道自省,因此就沒有必要再給予嚴厲的批評了,此時不如對下屬進行感情教育。比如,在著火這件事上,由於火災發生後沒有受到懲罰,後騰自然會心懷愧疚,對鬆下也會更加忠心,並以加倍的工作來回報。
當後騰犯下的大錯誤已經不可彌補時,他也已經很清楚錯誤的嚴重程度、所犯錯誤的原因、該如何改正等等,正處在內疚、痛苦、需要安撫的時候,如果此時鬆下大呼小叫,一遍遍捶胸頓足地數落後騰,甚至將他過去所犯的錯誤都翻出來數落一遍,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引起他極大的逆反心理,結果將適得其反,所以在這裏鬆下用“施恩”來代替責罵,讓後騰從此心懷愧疚和感恩,從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鬆下認為:當員工有100人時,他必須站在員工的最前麵,身先士卒,發號施令;當員工增至1000人時,他必須站在員工們的中間,懇求員工們鼎力相助;當員工達到l萬人時,他隻要站在員工的後麵,心存感激即可;當員工達到5萬至10萬人時,除了心存感激還不夠,還必須雙手合十,以拜佛般的虔誠之心來領導他們。
鬆下先生一向有“企業的最大財產就是人”的信念,正因為將員工視做財產,所以他從不隨便裁減員工。
從另一個角度講,鬆下先生的“企業的最大財產就是人”的理念,正是來源於他那種“萬事拜托”的感恩心態。
企業猶如一個大家庭,它的興衰榮辱與其中每個成員都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企業成功了,固然有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功勞,但也離不開普通員工的汗水和心血。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和企業家,必須懷有對員工的感恩之心——沒有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成功。隻有這樣,才能把員工維係在企業這個大家庭之中,同呼吸、共命運,為企業的興旺發達赴湯蹈火。
鬆下先生對員工不是以居高臨下的心態去發號施令,而是以“請”的心態,以“萬事拜托”的心態,與員工們相處,使員工們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家,自己就是公司的主人。隻有這樣,員工們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公司。
小恩小惠隻能讓別人記住你一時,真正的施恩是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在企業管理中同樣如此,即便平常對員工如何嚴厲,但隻要在員工最為需要的時候給予施恩,員工同樣會感激非常,並以更加勤奮的工作作為報答。
下屬由不同的個體組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麵臨著不同的家庭和社會壓力問題,跌入情緒低穀並不隻是因為工作。領導對下屬成員,應該加強溝通、表達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下屬會由衷產生感激之情,感激領導的支持和理解,從而讓每一個人都對公司產生依賴的感覺,用感恩的心去努力工作。
優秀的領導都會選擇用積極鼓勵的言行代替嚴厲的責備懲罰,去一顆感恩和關懷的心分析和麵對因員工自身問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困境。這樣一來,不僅能激勵員工甩掉思想包袱,重新振作,還能讓員工因領導的寬容大度和愛心感化更加忠誠於自己。
每個公司都會經曆過低穀,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成員,都有義務通過互相鼓勵來激發出自身的潛力,彙聚成團隊更強大的士氣,這樣,低穀就成了一個天賜的良機。低穀雖然遲早會出現,但卻不是每個領導都能把握機會將之轉變為天賜良機的。因為隻有領導的感恩,才能催化這種互相鼓勵的力量,激發下屬的鬥誌。
處於低穀的原因,領導首先應該看到自己的問題,並時刻記得感激員工和整個團隊的努力和潛力,也許是大家的磨合還不夠,也許是團隊的能力還需要提升,因此才會陷入困境。為了重振雄風,首先要對員工過去的努力和付出給予肯定,另外還要多增加不定期的培訓項目,更重要的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他們說:“你們辛苦了!你們是最棒的員工!隻要大家有永不言敗的決心,勝利一定會屬於我們!”這也是激發和鼓勵員工的最有效方式。
領導隻要時刻保持一顆感恩的心,下屬就永遠不會忘記領導的關懷,也必將懷著感激之情倍加努力工作,創造佳績。感恩也是一種管理的秘笈,比起嚴厲的管教更適於當今社會,因此,學會感恩下屬,也是公司發展壯大的需要。
領導者要學會對下屬說謝謝
作為領導,當下屬表現傑出時,是否曾經錯過了感謝他們的機會?不懂得對下屬提供有效的稱讚和獎賞的經理並不在少數,他們的理由是:“薪水就是對員工的認可。”“隻要下屬尊重我就行,我不在乎他們是否喜歡我。”“如果他們想要溫暖,可以養隻小狗。”
但自從研究者開始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的那天起,就發現員工一直在尋找“胡蘿卜”。1949年,勞倫斯。林道(LawrenceLindahl)進行了一項員工對工作期望的經典研究,結果表明,員工最想得到的是一些無形的東西: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賞識和感激;參與感;體諒人的上司。
當然,今天的員工更加現實,他們第一位考慮的是錢。但研究界在近幾年多次反複進行上述實驗,每一次的結果都驚人地相似。經常獲得“胡蘿卜素”營養的員工會更好地關注團隊和公司的目標,會讓團隊達到超越預期的高度。善於使用“胡蘿卜”的管理者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並激勵這些人才竭盡所能為團隊目標做出貢獻。
首先,要學會正確表達感謝,從“一分鍾讚揚”開始嚐試,當看到下屬在正確地做事時,不要猶豫,告訴他們:你所做的是正確的(“朱莉,桑德拉病了,我發現今天你替她接了電話。”);你實現了怎樣的價值或目標(“這是團隊努力的成果,實現了我們的一個核心目標。”);你的工作為公司帶來怎樣的影響(“沒有你的幫助,我們可能會錯過公司最主要客戶的緊急需求。”);表達感謝(“非常感謝。”)
善於表達感謝隻是一方麵,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下麵這個例子恐怕是最糟糕的稱讚下屬的嚐試了。
艾德裏安是一家非盈利機構的年輕誌願者,在節日收到總監親筆寫的賀卡:“謝謝你的努力工作。我真希望我們能有更多的女性誌願者。”艾德裏安看了差點打了個趔趄——總監不僅沒有對他為機構所做的傑出工作表達任何看法,反而還猜測他是一位女性?
因為有太多的誌願者,加上自己的名字容易引起誤解,但仔細想想,艾德裏安發現真相是:總監根本沒有把他和亞當、伊夫或其他人區分開。
這種令下屬沮喪的稱讚行為在你身上頻繁發生嗎?經理們籠統的“感謝你們每個人的偉大工作”之類的話,隻會讓下屬疑惑:領導真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嗎?
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外努力奔忙了一天,客戶是滿意和愉快的。回到公司,你又熱又餓,製服上還帶著街上小孩子們蹭上的棉花糖。這時,經理對你說:“嘿,史蒂夫,幹得不錯。”聽到此,你的反應是:“那個家夥根本不知道我做了什麼。”
而真正關心你工作的經理,可能她會這樣說,“史蒂夫,在那段沒有進展的時代,我注意你是如何應對那群客戶的,他們有點嘮叨,但因為你的積極態度,才讓他們很滿意。非常感謝你為此所做的貢獻。”
看到區別了嗎?下屬也能明確地看到這種區別。其實做起來並不痛苦。
其次,要擁有善於傾聽的態度。
在走廊上碰到鄰居或來訪者時,你會如何與對方交談?用一種人性的、舒服的、專心的態度——這種被稱之為“前庭走廊”的態度也需要應用到工作中。
建議經理們每天一次,至少離開辦公室30分鍾。
在所轄區域內散步,與員工交談。詢問他們分配的任務、工作中的挑戰以及他們的生活,傾聽並做記錄。記錄是非常重要的,交談中獲得的有關下屬的信息——保拉喜歡黑巧克力、凱爾喜歡素食餐館、斯科特的孩子們分別叫賴安、漢納和斯科特——這些都可以在以後稱讚下屬的時候用到。而如果不記錄下這些小事情,就不會記住。
傳統觀點會認為這是浪費時間,但優秀的經理們認為這是“投資”。畢竟,下屬努力工作是為了誰——是為了關心自己的上級,還是冷淡自我的上級?經理們的目的是創造一種舒適的工作環境,讓每一位下屬在其中都感覺被了解、被關心。
一旦做到了這些,就等著收獲下屬的忠誠吧。
學會“感謝員工”
沃爾瑪公司由美國零售業的傳奇人物山姆。沃爾頓先生於1962年在阿肯色州創立。經過40多年的發展,沃爾瑪公司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零售商。目前,沃爾瑪在全球開設了近6800家商場,員工總數190多萬人,分布在全球14個國家。每周光臨沃爾瑪的顧客達1.76億人次。
沃爾瑪1996年進入中國,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沃爾瑪目前已經在中國46個城市開設了83家商場。沃爾瑪至今在華的總投資額達17億元人民幣,創造了近四萬個就業機會。
沃爾瑪造就成功企業的十條準則之一,就是“感謝員工對公司所做的貢獻”。在他們看來,一張支票和一份股票往往可以買來員工的忠誠,但是,隻靠這個還不夠。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感謝,尤其是做了引以為自豪的事情。一句真誠的表揚,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別的東西無法替代的,而且完全免費。
沃爾瑪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感謝員工對公司所作的貢獻”這一準則是企業成功的法寶。但是,“感謝員工”這個淺顯的道理,不是人人都懂,也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做得好的。在一些企業的經營決策者看來,員工幹活拿薪是天經地義的。你拿我的工資,就應該好好為我幹活,幹好了是你的本分,幹不好不僅要受罰,甚至還要被“炒魷魚”,又何來“感謝員工”。相反,企業搞好了,效益上去了,是老板英明領導。管理有方的結果,給員工發工資。發獎金是企業的恩賜,員工們應當感謝老板的厚待。
這種管理理念,與沃爾瑪形成了強烈反差。在沃爾瑪看來,“每個人都希望別人感謝”,員工們是有感情的,他們的需求是多層次的。金錢。股票固然也能買到員工的忠誠,但是,對員工人格的尊重以及對員工自身價值的肯定,會起到巨大的精神激勵作用,而這是金錢和股票難以買到的。
“感謝員工”是老板對員工的尊重。關心和理解,是對員工勞動價值的充分肯定,是對員工最好的褒獎和精神鼓勵。一句感謝話語,一次感謝員工的實際行動,往往要比講多少大道理都管用。當然,“感謝員工”不能隻寫在臉上,這種感謝最重要的是發自內心。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惟有如此,企業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我們不要向生活索取什麼,而應該為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作出貢獻,同時傳播好的事物。”沃爾瑪公司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的妻子海倫。沃爾頓的這句話,被奉為沃爾瑪企業文化的“聖經”。
山姆。沃爾頓與太太海倫都是虔誠的基督徒,每個禮拜都上教堂,同時擔任教會執事及主日學老師。信仰決定了山姆及沃爾瑪的文化——知道感恩,用愛心對待一切人,以最低的價格提供最好的服務。沃爾瑪對顧客提供服務,堅持“比滿意更滿意”原則:要向每一位顧客提供比滿意更滿意的服務,一項服務做到讓顧客滿意還不夠,還應努力想方設法加以改進,以期提供比滿意更好的服務。
沃爾瑪的企業文化崇尚“尊重個人”,彰顯企業感恩文化的人情味。沃爾瑪不隻強調尊重顧客,為顧客提供一流的服務,還強調尊重公司的每一個員工。在沃爾瑪,不把員工當做“雇員”來看待,而將他們視為“合夥人”和“同事”,公司規定對下屬一律稱“同事”而不稱“雇員”。沃爾瑪的管理者必須以真誠的尊敬和親切的態度對待下屬,了解員工的為人及其家庭,還有他們的困難和需求,尊重和讚賞下屬,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包括沃爾瑪的創始人沃爾頓在內,沃爾瑪的領導和員工、顧客之間呈倒金字塔的關係,顧客在首位,員工居中,領導則位於底層,員工為顧客服務,領導則為員工服務。領導的工作就是給予員工足夠的指導、關心和支援,讓員工更好地服務於顧客。公司內部沒有上下級之分,下屬對上司也直呼其名,營造了一種上下平等、隨意親切的氣氛。這讓員工們意識到,自己和上司都是公司內平等而且重要的成員,隻是分工不同而已,這樣他們就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為公司也為自己謀求更大的利益。
作為一個出色的企業公民,沃爾瑪自進入中國市場起就積極開展社區服務和慈善公益活動,累計向各種慈善公益事業捐獻了超過2600萬元的物品和資金。
支持教育是沃爾瑪公益事業的一項重要內容。沃爾瑪與中國紅十字會、希望工程聯手,十多年來,募集了3000萬人民幣的項目資金,捐贈了550萬冊圖書,有上千萬的農村貧困兒童從中受益。
“好鄰居計劃”、“關愛兒童計劃”是沃爾瑪社區公益活動的兩個核心。
依靠具有愛心的感恩文化,沃爾瑪每天都在迅速地擴大市場並提高效益。
創業不忘感恩員工
都說“創業難,女性創業更難”,對此,有著十幾年創業經曆的林秀蓉並不這麼認為。“創業這麼多年來,作為一個女人,我似乎從未想過創業和性別的關係。”作為一名女企業家,林秀蓉很自信:她的公司經過15年的發展,從成立之初的年銷售額10萬元左右的小工廠,發展到2005年銷售額1.45億元的中型企業,員工也由起初的十幾人發展到現在的400多人……
“企業發展快,首先要感謝員工。”企業發展至今,林秀蓉心懷許多感恩,她說對客戶要感恩,但是,從利益分配而言,公司和顧客是“雙贏”的,而員工就不一樣了。據她介紹,公司現有400多名員工,其中大多數是外地人,並且很多員工都是工作超過5年的,在企業供職的雙職工也有52對。
林秀蓉稱,公司剛起步時,各方麵還沒穩定下來,她沒辦法給予員工更多的關心,因此她對員工始終抱有一分歉疚。公司漸漸穩定以後,林秀蓉說:“是該回報員工的時候了。”作為一名女老板,她覺得自己應該給予員工更多關心。
“用真誠打動員工的心,員工才會把企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林秀蓉說,寒暑假來了,她會把外地員工的子女接過來,讓他們一家團聚。員工過生日,她會送上蛋糕。此外,她還每年給員工體檢,定期組織員工外出旅遊、看電影等;
在福利保障方麵,公司實現工傷保險全麵覆蓋,養老金、醫保等五大保險均達到政府要求,去年又在市民營企業中率先推出職工住房公積金製度;在職工教育培訓、技能培養方麵,近三年來企業累計投入資金近50萬元,先後邀請了知名的外籍教師、國內知名教授等分層次開展了傑出班組長培訓、員工技能培訓。
在工作上,企業還為每一個員工創造了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台。員工不論親疏,不論戶籍,隻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在企業找到自己的位置。
隻因為老板時時不忘記感恩自己的員工,才使得自己的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感恩員工其實就是壯大自己、為自己鋪好事業發展之路的秘笈。
感謝員工不應形式大於內容
每周一上午,台州市路橋區歐路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華友往往會提前半小時,率領公司6名高管,衣著整齊地列隊站在公司大門口兩邊,躬身笑接500多名員工上班,並送上一句:“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