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
四麵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裏聽見四麵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裏麵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裏已喪失了鬥誌,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裏麵喝酒,自己寫了一首詩,詩曰:“力量能搬動大山啊氣勢超壓當世,時勢對我不利啊駿馬不能奔馳。駿馬不能奔馳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樣安排你!”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虞姬自刎於項羽的馬前,項羽英雄末路,帶了僅剩兵卒至烏江,最終自刎於江邊。
這就是成語“四麵楚歌”的來曆,人們常用它來比喻陷入四麵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故事3】
呂布琴聲醉武士
東漢飛將軍呂布不僅是戰場上的一員猛將,且擅長彈琴。
在一次幫袁紹擊敗張燕的數萬精兵後,呂布恃才傲物,受到了袁部將的嫉妒。這些人紛紛向袁紹進讒言,袁紹也正擔心呂布若日後羽翼豐滿,會成為自已的強敵,所以也有除呂之意。對此,呂布早已察決,於是他借故向袁紹辭行,說要回洛陽。袁紹口頭答應,暗地裏卻布置了三十個武士要刺殺呂布。
當夜,三十個武士將呂布的帳房團團圍住,隻聽得呂布正在彈琴,琴聲悠揚,一曲連著一曲。美妙的琴聲把眾武士迷得神魂顛倒,直到琴聲停了許久,才如夢初醒地衝進帳房,卻隻見一個歌妓披著呂布外衣伏在琴上睡覺,而呂布卻早已不見蹤影。
【故事4】
吹笳壯行
北魏時有個名叫田僧超的人很擅長吹笳管,像《壯士歌》《項羽吟》這一類氣勢非凡、能鼓舞士氣的曲子都吹得相當好。西征將軍崔延伯非常喜歡他,把他當作親隨,跟隨自己南征北戰。
孝明帝元詡正光末年(公元525年),崔延伯要率領大軍從洛陽城西的張方橋(即漢時的夕陽亭)出征。這天,文武百官都來為崔延伯送行,出征戰士的親人也在與他們告別。這一去就不知能否再有見麵時,眾皆飲泣,一片愁雲慘霧。就在這時,田僧超吹起了《壯土曲》。樂曲雄壯激昂,節奏幹淨有力。崔延伯聽到田僧超吹起了笳管,立即戴好帽盔,舉起長劍,威風凜凜地騎上了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麵。聽著雄壯的樂曲,看到統帥昂首挺胸地走在前麵,全軍將士個個精神振奮,原本怯懦的人也都充滿了豪情。
戰事一個接著一個,崔延伯跟田僧超互相配合。他們一個在前麵指揮,一個在後麵吹笳,每戰必勝。後來,敵人發現了這個奧秘,就特意選派了一個神箭手專門對付田僧超。終於,在一次戰鬥中,田僧超被箭射中而死。為此,崔延伯大將軍悲痛至極,其哀泣傷心之情連左右的人也感動不已,都說:“伯牙失掉鍾子期,也不過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