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打脫牙和血吞——讀《曾國藩》筆記(1 / 1)

《曾國藩》一書中,湘勇攻克武昌、漢陽後,前任軍機大臣穆彰阿,送給曾國藩一張條幅,上書好漢打脫牙和血吞八個大字。曾國藩看後,倒抽一口冷氣。曾國藩指揮湘勇,一舉攻克武昌、漢陽,這是太平天國軍隊從廣西北上以來,清政府的一次大勝仗。按常理,曾國藩是大功臣。然而,曾國藩的恩師穆彰阿沒向他表示祝賀,卻送來了一幅這樣意味深長的條幅。看到這一節,作為一個讀者,我也跟著曾國藩倒抽了一口冷氣。

湘勇攻克武昌、漢陽,立下赫赫戰功,鹹豐帝一道聖旨,任命曾國藩為署理湖北巡撫。曾國藩接旨後,心裏還不太滿意,覺得與他的赫赫戰功不相符,但畢竟還是一個省的最高行政長官,心裏也還能平衡。但是,鹹豐帝最後連這點小小的平衡也沒給曾國藩。十天後,曾國藩又接到鹹豐帝的第二道聖旨。用現代的話說,第二道聖旨免去了曾國藩的湖北巡撫的職務,賞給他一個兵部侍郎銜。鹹豐帝的兩道聖旨,對曾國藩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一道比一道不公平。這樣對待戰功赫赫的湘勇統帥,這裏麵的背景頗令人費解。

曾國藩的心腹康福領曾國藩之命,秘密進京探聽消息。天真的康福一路上還在想,曾國藩拚死拚活組建湘勇,又攻克了武昌、漢陽,朝廷上下一定會是一片讚揚聲。康福的思維是一種符合常規的思維。誰知,康福錯了!其實不是康福錯了,是這種常規思維錯了。曾國藩的赫赫戰功,獲得的不是讚揚,不是獎賞,而是猜疑和不信任。

大學士祁雋藻對鹹豐帝說:“曾國藩不過是一在籍待郎,猶匹夫耳。匹夫居閭裏,一呼百應,恐非朝廷之福。現曾國藩的勇丁已達二萬,勇由將募,將聽曾國藩之令。這兩萬人馬,已變成聽令於曾國藩一人之令的軍隊。皇上想過沒有?現在再授曾國藩巡撫之職,握有地方實權,後果將會如何?”

曾國藩辛辛苦苦訓練湘勇,拚死拚命攻克武昌、漢陽,忠心耿耿效忠清王朝,最後是這樣一種結果,確實令世人寒心,也令世人泄氣。

這一切與其怪鹹豐帝不分青紅草白,倒不如怪小人的讒言。然而,象祁雋藻這種小人,象一首古詩所說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在今天的現實中,也常常遇到曾國藩這種遭遇。也許一千年,一萬年,這種情況還會重演。我佩服曾國藩不把一時的榮辱放在心上,有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的氣慨和胸懷。

一九九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