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不是最好的 卻是真誠的(自序)(1 / 1)

這本《盤點四十年》不是我最好的作品,但每個字,每份情感,每次感悟都是真誠的。

不是最好的,並非對這個集子沒有自信。這集子裏有部分作品,是十年或十多年前寫的,這些作品,已不能反映我目前的創作現狀。我目前正在創作的長篇係列敘事體散文《大廠》,無論從題材到語言,到敘事方式,都有了明顯突破。《大廠》係列敘事體散文——《偷來的生活》發在2009年第二期《散文》雜誌,《工作服》發在2009年第五期《文學界》。省內外還有一些刊物,對這個長篇係列敘事體散文也感興趣,稿件正在終審中。《盤點四十年》這本散文隨筆選,沒選《大廠》係列散文隻言片字,是考慮到《大廠》係列的係列性和連貫性。

我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在省以上刊物發表小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工作忙,又下海經商,有段時間,暫停了小說創作,便利用時間上的邊角餘料,寫一些小散文、隨筆。這些小散文,小隨筆,都刊發在《海口晚報》、《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等省級以上報刊。《盤點四十年》,顧名思義,都是對生命的體驗和感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作品,時至今日,二十多年,我對散文文體的認識,也逐步成熟。我簡單地理解,現代散文三個必備要素,一是在場,所敘事物,作者必須參與其中,這種參與,不僅僅是肉身的參與,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參與,是作者生命的體驗。二是情感的真實,這是散文真實性的核心、基礎,缺了情感的真實,就失了散文的魅力。不能狹隘地理解散文的真。什麼是散文的真,我認為,散文的真,要確保每個字都是從內心裏流出來的,帶著作者的體溫,對生命的體驗不能有任何的掩飾、回避,更不能沒有體驗,憑空捏造出體驗。三是敘事語言要自然,要靈動,要有張力,切忌空話套話。空話套話是散文的大敵。

用現代散文的眼光,透視我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散文,我自認為,“在場”和“情感”兩點基本上做到了。我的散文,都是從生命的體驗中“悟”出來的,都是在內心裏流出來的,有感而發。但是,在敘事語言方麵,還沒達到現代散文的倫理要求。太平,太實,缺少文字後麵的意涵,有些甚至不是文學語言,個別地方,還有空話套話。這些文字上的不足,可以在集子出版前,作些修改,彌補不足,但我不想那樣做。這些篇章,是我二十多年文學之路的足跡,把十多年前那種笨拙的敘事語言,按現代散文倫理修改,這本集子固然會更完美,但,就會抹去我文學之路上艱難追求的足跡。保留這些笨拙的敘事語言,是對文學、對曆史、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是對讀者,對文學的真誠。

這本集子,我原計劃是不寫序的。後來又想,何不寫個自序,梳理一下,十多年來散文寫作的得失?於是,就有了這篇短文,權當《盤點四十年》這本散文、隨筆選的序,也算是對十多年散文創作的一次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