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東林淖爾印象(1 / 2)

上班的時候,李桂芳、高盛、裴文華都為劉楓一夜之間變出來的摩托嘖嘖稱奇。高盛摸著摩托光滑的後座,一臉幸福的道:“劉書麼好的東西都能搞到手,您可真是及時雨,往後下屯,再也不用辛苦自己的雙腳了。”

裴文華笑的合不攏嘴:這可是太奢侈了,就連詹魚鎮都沒有這麼先進的交通工具。張晉北那台破摩托,還是托人弄情,從駐軍手裏搞到的報廢車。”

張晉北更是貪婪,坐坐這台,又上上那台,好像恨不得全都開回他的派出所去。

李桂芳嗔怪道:“瞧你那點出息,還不撒冷滾去上班?”

張晉北戀戀不舍,三步一回頭的走出大門,卻又風風火火的跑回來,讓鄉院所有人都大笑不止。李桂芳剛一瞪眼,張晉北趕緊雙手投降:“領導,領導,息怒息怒。難道你忘了劉書 記今的行程了嗎?”

李桂芳一愣,看看劉楓,恍然大悟:“是了,劉書 記要考察東林淖爾要單於鄉熟悉東林淖爾的,還就屬張晉北了。今就讓他陪著您,準保沒錯,絕對不會跑冤枉路。”

劉楓點點頭:“也好,一會兒出發前到劉忻家,我讓劉忻媽媽烙餅了,再拿上一些鹹菜,省得中午沒得吃。”

單於鄉在地緊挨著東林淖爾,幾乎是剛出屯就進入了湖泊群。是湖泊群,其實,就是一個個水泡,其間溝岔相連,形成一片廣闊的濕地。

深秋時節,是東林淖爾的枯水期,北方絕大多數水係,這個時節都是枯水期。很多的河溝都已經斷流,三輪 大長江一路顛簸,很快,就進入東林淖爾的腹地。

經過一個多時的跋涉,張晉北把摩托停在一個高崗,後麵高盛駕駛的摩托車甩了一個漂亮的回轉,穩穩當當的停在第一輛車旁邊。

下得摩托,張晉北指著麵前廣闊的水麵:“劉書裏是東林淖爾最大的湖泊,聽老輩人講,就是在最幹旱的年份,這裏都沒有幹涸過。”

劉楓看著麵前微波蕩漾的水麵,遠遠的,隱約可以看到對岸的土坡,就指著對岸問道:“那是哪裏?”

張晉北回答:“那裏也是咱們單於鄉的轄區,其實,單於鄉就是圍繞著東林淖爾的二十幾個自然村組成的。白了,東林淖爾就是錫林郭勒沙漠邊緣的一個綠洲。沒有東林淖爾,這裏幹旱少雨,靠種地吃飯,根本就無法生存。”

劉楓從背包裏取出一個搪瓷水缸,走向水邊,一邊問道:“東林淖爾的水源來自哪裏?”

跟在一邊的裴文華回答:“咱們這裏東北方向不足二十公裏,就是大興安嶺餘脈,估計是山上下來的水。隻是,這二十公裏都是沙漠地帶,隻有在這裏才形成一個泉水密布的濕地。”

劉楓用缸子舀起水來,仔細查看,很清澈,幾乎沒有雜質。張晉北笑著道:“劉書裏的水絕對沒有任何汙染,可以隨便飲用,特別好喝。”

劉楓試探著喝上一口,咂咂嘴,相比劉忻家的井水,少了一絲清冽,多了一點土腥味。不過,一樣的甘甜,一樣的清爽。“咕咚”喝上一大口,劉楓心裏有了一點底氣,果然是好水!

劉楓回頭問道:“考察過這裏的蓄水量嗎?”

呂蹲下身,側臉麵向劉楓,道:“別的地方不,僅僅是這個中心湖泊,麵積就足有三十六七平方公裏。早年曾經探查過,最深的地方,有四米多深。單單是這裏的蓄水量,絕對超過五千萬立方,可以和一座中型水庫媲美。”

張晉北笑著道:“我時候,這裏還曾經想要修建一座集發電,灌溉,引用水水源為一體的大壩。後來,因為落差太,造價太高,沒有可下馬了。”

“還有這事?”劉楓眼睛一亮,“也就是,這裏的水質曾經有人檢驗過?”

張晉北苦笑道:“鄉下地方,隻要水能夠喝進嘴就可以了,誰會費勁巴拉的去檢驗個啥的。”

劉楓也笑了,可也是,在鄉下,隻要不是苦水,都可以作為飲用水。不過,劉楓此時最渴望的,就是在東林淖爾取樣,到國家級食品衛生檢驗部門檢驗,這對於單於鄉來,意義格外重大。

劉楓站起身,四下打量,這裏水草豐美,即便是已經深秋,那些隨風搖曳的蘆葦蒲草,依舊展示著夏rì茂盛的風情。高低錯落的土丘上,每每生長著茂盛的柳樹毛子。隻不過,一路行來,高大的樹木幾乎未曾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