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雷斯是一個非常勤奮的年輕人,現在擁有一家經營狀況良好的公司。雖然公司不大,但對於一個年齡隻有30歲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功了。正如一位成功學大師所說的:“任何成功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談到成功時,這個年輕人顯得飽經風霜。他說:“真是太不容易了,現在想起曾遇到的困難,真不敢相信自己能夠堅持過來。”皮雷斯的公司很小,剛開始的時候,很難在競爭中贏得一點優勢,一直都是在風雨中顛簸前進。盡管皮雷斯與他的員工都十分賣力,但緊張的情況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公司幾度瀕臨倒閉,而自己的信心也幾度動搖。在最後階段,皮雷斯不得不親自與他的員工一起出去推銷產品,他想:如果再不能解決問題,就隻有讓自己的事業夭折了。蒼天不負有心人,皮雷斯終於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使公司渡過了難關。當公司的情況好轉時,皮雷斯如釋重負地說:“挫折啊,你仿佛是在與我開玩笑,我差點被你愚弄了。”
皮雷斯最後在談到創業經驗時說:“當挫折來臨時,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戰勝它的。雖然很艱難,但我總算贏了。”
在激烈的競爭中,挫折無處不在,困難與挫折時刻都會“光臨”我們。若因一時受挫而放大痛苦,將會終身遺憾。遭遇挫折,就當它是一陣清風,讓它從你耳邊輕輕吹過;遭遇挫折,就當它為一陣微不足道的波浪,不要讓它在你心中激起驚濤駭浪;遭遇挫折,就當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顆塵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淚,就足以將它淹沒。遭遇挫折,不應放大痛苦。擦一擦額上的汗,拭一拭眼中的淚,繼續前進吧!
意大利傑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監獄裏自得其樂,用破舊的小提琴練習和演奏;波蘭偉大詩人密茨凱維支在牢房裏構思詩作,在放逐途中創作了著名的《十四行詩集》。
一個人遭到挫折之後,應該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轉移到有益的活動中去,從而將不良情緒導往比較崇高的方向,使其得到升華,這是最為積極的辦法。善於采取升華這種積極的方式,就能像貝多芬說的那樣:“通過苦難,走向歡樂。”
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障礙、困難,遭遇很多失敗、痛苦。在挫折麵前,有的人會出現暴怒、恐慌、悲哀、沮喪、退縮等情緒,影響了學習和工作,損害了身心健康;而有的人卻笑對挫折,對環境的變化做出靈敏的反應,善於把不利條件化為有利條件,擺脫失敗,走向成功。
讓你在人生的任何時刻都不會輕易被擊倒
古人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難是鍛煉人意誌的最好學校。與苦難搏擊,它會激發你身上無窮的潛力,鍛煉你的膽識,磨煉你的意誌。
馬克·吐溫被評論家們公認為美國最愛開玩笑的人。其實,他也是美國最深刻的哲學家之一。他從小就接觸到生活的種種悲劇: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在他年輕時相繼死去;他的4個孩子,在他還活在人世的時候,一個個先他而去。盡管他飽嚐了生活的苦楚,可他堅信,如果以歡笑為止痛劑來減輕失敗的苦痛,我們也能得到樂趣。我們可以適當地使自己處於超然的地位,來觀賞我們自身痛苦的情景。
在沉重的打擊麵前,需要有泰然處之的積極心態,這樣就能戰勝沮喪,化坎坷崎嶇為平坦大道。你可能一時丟掉了原本屬於你的東西,或是失去了一次機會,但是,在精神上絕不能失望悲觀。冷靜而達觀,愉快而坦然,是成功的催化劑,是另辟蹊徑、迎接勝利的法寶。
俄羅斯著名作家契訶夫曾說過:“手指紮了一根刺,你應該高興地喊一聲:‘幸虧不是紮在眼睛裏!’”
有段猶太諺語也這樣說:“如果斷了一條腿,你就應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的兩條腿;如果斷了兩條腿,你就應該感謝上帝不曾折斷你的脖子;如果斷了脖子,那也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
人生無坦途,在漫長的道路上,誰都難免遇上厄運和不幸。人類科學史上的巨匠愛因斯坦,在報考瑞士聯邦工藝學校時,也曾因三科不及格落榜,被人恥笑為“低能兒”;小澤征爾,這位被譽為“東方卡拉揚”的日本著名指揮家,在初出茅廬的一次指揮演出中,曾被中途“轟”下場來,然後被解聘。
為什麼厄運沒有摧垮他們?因為在他們眼裏,始終把榮辱看做是人生的軌跡,是人生的一種磨煉,而不是負擔,一個灰心喪氣的理由。在厄運來臨時,他們看得開,也看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