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朱棣設計殺死了張昺、謝貴兩人,衝散了指揮使彭二的軍馬,安定了北平城,改用洪武三十二年的年號,部署官吏,建製法令,公然造反了。經過三年的反複苦戰,朱棣終於打敗了建文帝,登上皇位,並遷都北平,成為中國曆史上較有作為的皇帝。
在現代社會中,如果在經商中佯裝愚笨,可謂一種成功商道。很多商人不懂得這一點,所以經常失敗。
成事之智存在於掩飾之中,因為亮出自己牌的人可能會輸掉。不要讓別人的關注戰勝你的謹慎和小心。當你的對手像山貓一樣窺視你的思想時,你要像棋手一樣掩飾它,不要讓任何人發現你的意圖,不要讓別人預見到它,也不要讓別人阻礙或誇耀你的意願。
說點謊話,避免尷尬
在日常生活中裝裝糊塗,有時也能避免尷尬,解開窘境。而能產生良好交際效果的謊言有時是以裝糊塗的形式出現的。這種裝糊塗的言辭有時能避免或解除尷尬。在同一場合,說大實話倒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場麵。到朋友家做客時,主人熱情地給客人夾菜,恰恰是客人不喜歡吃的菜。這時,客人不外乎有兩種態度,一種是不拂主人盛情,一邊道謝一邊違心地說:“好吃!好吃!”結果,一句謊話卻讓自己很難堪。如果這種態度不改,那就難免要做一輩子難堪的客人。要是主人知道了原委,是要後悔一輩子的。這窩囊的謊言,既苦了自己又傷了別人,值得嗎?另一種態度,便是巧妙地拒絕。先說一句:“別客氣,我自己來!”再補充一句:“這個菜我挺喜歡吃,就是胃受不了!”這巧妙的謊言,既不傷主人的麵子,又避免了活受罪,豈不兩全其美!
一個男大學生愛上了一個女大學生,對女大學生說過一番這樣的話:“我離不開您,您是溫暖著我的太陽,您是照耀著我的月亮,您是為我指引方向的北鬥星,您是為我呼喚早晨的啟明星。”
女大學生聰明,早已聽出這是一番表白愛情的極熱烈的話,但自己並不喜歡麵前的小夥子,怎麼辦?如果斷然說“我不喜歡你”,豈不是會使對方陷入尷尬?不置可否,豈不是對對方不負責任?
她隻說了一句:“真美!您對天文學太有研究了,可我,真對不起,我對天文學一點也不感興趣!”
舞場上,一位姑娘不小心踩了一位小夥子的腳,姑娘羞愧之下,忙道歉說:“對不起,踩痛了嗎?”小夥子出語驚人:“不痛,不痛,歡迎你再踩一腳。”這俏皮的謊言,不僅逗得姑娘開心一笑,更為小夥子創造了深交的契機。
在某個時候說點謊話,能使本來很有距離的雙方達到某種“共識”,從而使進一步的交流成為可能。
一位朋友在報上發表文章,講了他的一次經曆。
“一天我和朋友去拜訪一位教授,那個教授為人嚴肅,平時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開頭說了幾句應酬話,剩下的隻是讓人尷尬的沉默。
“忽然,朋友看到他家養的熱帶魚,其中幾條色彩斑斕,遊起來讓人眼花繚亂。我知道這魚叫‘地圖’,自己也養了幾條,還很得意地為這位朋友介紹過。見他目不轉睛地看,心裏納悶,他又不是沒見過,怎麼這樣?教授見朋友神情專注,就笑著問:‘還可以吧?才買的,見過嗎?’我剛想開口:‘見過,我家也養著幾條呢!’朋友卻搶先說:‘還真沒見過。叫什麼名字?明兒我也打算養幾條呢!’我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裝什麼糊塗,不是上星期才到我家看過嗎?’教授一聽,來了興致,神采飛揚,大談了一通養魚經,朋友聽得頻頻點頭。那位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說說笑笑,如數家珍地給他講每條魚的來曆、名稱、特征,又拉著他到書房看他收集的各類名貴熱帶魚的照片,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我們本來打算坐坐就走,不料教授一再挽留,直到晚飯後才放我們走。臨走時硬塞給朋友幾尾小魚,一直把我們從七樓送到樓下。”
一句謊話使教授前後判若兩人,本來幾乎陷入僵局的交談又順利地進行下去了,這都歸功於朋友的一句謊話。若據實相告,那很可能就會繼續“尷尬”下去的。
謊話要說得漂亮有水平,並非易事。為了創造幽默風趣的效果,說謊,就得從反常角度入手,越是說得俏皮大膽新奇,越是引人入勝。說謊,說要說得輕快自信,就要說得圓滿自如,不容置疑,才能以假勝真,巧中取勝,黑中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