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如應邀出去郊遊,但主人要在出發前做好細致而周密的安排,不然你的德國朋友又會抱怨了。
5.日本的送禮禁忌
日本人自視為“禮儀”之邦,故而他們有送禮的癖好!
日本人喜歡送名牌貨。他們常常采取這樣的做法:即送人以對其本人毫無用途的物品,那麼收禮人可以再轉送給別人,不至於壓在手中,造成浪費。別人收到轉贈物品仍可以再次轉送他人,但這個物品必須是名牌,這樣,便於別人轉送他人。
日本人比較講究送禮時對禮品的裝潢往往裏三層外三層的,然後係上一條漂亮的緞帶或紙繩。
日本人認為繩結之處有人的靈魂,標誌著送禮人的一番誠意。喜慶送禮結剪刀狀紅白紙繩,預示前景吉慶之路愈來愈廣;喪事係鉗狀墨白紙繩,以示凶喪不再降臨。
日本人會讓懂行的人將禮物精心包裝。專門為派克公司研究國際社團贈禮習俗的凱瑟琳李小丹忠告說:“不要給日本人送厚禮,要讓他們送你厚禮。”足見日本人送禮是出於誠心誠意的。
日本人講究送禮時要在包裝紙上寫上“粗品”二字以示客氣,像我國所說的“薄禮”一樣。商店裏也備有印著“粗品”二字字樣的包裝紙,供送禮人選用。主人設宴款待客人時也常說:“舍下簡陋、粗茶、粗飯”等等。乍看用語中“粗”字居多,其實說的都是些“細”話,反映出日本人素有的那種辦事細心周到的本性。
日本人認為接受禮物時就應當立即還禮。如無禮可還,哪怕是一張紙呢,也得放在送禮的容器中,以表達自己想還禮的心情。
當然也有例外:日本人認為生孩子後七天才能還禮,辦喪事時送禮在五七(35天)或七七(49天)之後,再還禮。
日本人忌諱問送禮者禮品的價錢,如果對方告訴你實在的價錢,也不能說“真便宜”,這些是被看做無禮的。
另外,他們對裝飾著狐和獾的圖案的物品也大為反感。
他們認為狐狸是貪婪的象征,而獾則代表著狡詐。
去日本人家做客,攜帶的菊花隻有15片花瓣,因為隻有皇室帽徽上才有16瓣的菊花。
6.韓國的送禮禁忌
韓國人對初次見麵來訪的客人常常會送一些當地出產的手工藝品以示友好。
切記:要先讓他們拿出禮物來,然後你再回贈他們本國產的產品,否則,韓國人會生氣的喲。就是說要將送禮的主動權送給對方,免得對方尷尬。
韓國人對“4”比較敏感。
7.阿拉伯國家的送禮禁忌
一兩人初次見麵,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互贈禮物屬於常情,但阿拉伯人不吃這一套,他們認為你是在行賄;
阿拉伯人忌諱將用舊的物品充當贈品送予他人;他們認為這是對他們莫大的汙辱。
阿拉伯世界禁酒,將酒作為禮物不但是不明智的選擇而且你可能會吃苦頭的喲!
他們喜歡你送他們辦公室裏可以用得上的物品。
你不能盯著他們的一件東西看,主人會認為你很喜歡,說什麼也會讓你拿走。盯住看別人的東西是不禮貌的。
阿拉伯商人喜歡你送給他們貴重的禮物。他們的回贈也會很昂貴的,但他們比較注重公開場合中的形象。
與日本人不同,阿拉伯人認為禮尚往來是關係到尊嚴的問題,不讓他們表現自己的慷慨是對他們的不尊敬,有可能危及你們彼此的關係哩。
阿拉伯人也愛“名牌”,喜歡比較有新意的禮物,對於價值連城的古玩,他們不是特別感冒。他們對知識性、藝術性的禮物也比較的青睞,最好是二者兼備,就更讓他們喜笑顏開了,對於一般實用性的東西,他們則不大喜歡。
烈性酒和印有動物圖案的禮品他們是忌諱的,他們認為這些禮物包上有動物圖案的禮品紙其寓意會帶來不幸。
您千萬不能給他們的妻子送禮物。這樣做是對他們妻子的侵犯,他們同時也會認為你侵犯了他們的隱私。送些可愛的禮物給他們的孩子,他們則認為你“夠哥們兒”。
在阿拉伯國家中,伊朗這個國家嚴禁偶像崇拜。
譬如,佛像一類形狀的東西都不可以膜拜,所以形似人類的東西,被禁止在家中當作裝飾品。
他們認為放在家裏天天看,日子一長便會形成“偶像崇拜”,那麼對佛便會不恭了。
在伊朗您千萬不能用洋娃娃作禮物,他們會覺得你瞧不起他們的宗教,這讓他們很惱火的。
8.拉丁美洲國家的送禮禁忌
黑色和紫色是這個地區忌諱的顏色,因為會使人聯想到四旬齋。
刀和劍是萬萬不能歸於禮品之類的,刀劍一向被他們視為對方要與自己終結友誼——“一切兩斷”。
手帕也不可以送人,因為手帕與眼淚總是聯係在一起,哭總是不順或是悲傷,故手帕不宜為禮。
拉美國家也有些崇拜美國貨。印有Made I Amrican字樣的小型家用設備,比如一台考察的烤箱,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