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廊(1 / 2)

雨韻又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去畫室,畫室很陰冷。有一條又深又長的樓梯,陰冷的走廊,盡頭有一幅畫,與環境格格不入。那是一幅用水彩畫的畫。有花瓶和鮮花,藍色的小野花,清新、素雅。地下室的潮濕讓這幅畫有了些許衰傷,潮濕讓畫紙的各處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形。

不管那張畫怎麼樣的變化,雨韻每星期都來。可畫室走廊的陰冷卻總與畫室的熱情有著衝突,這點讓雨韻不能不在乎。畫板在無意中,又一次打到轉彎處走廊的牆上。細細數來,這是我在牆角留下第十八個印記,深深淺淺的記錄了每一次來時的心情,隨意,急忙,無奈。

傘,雨衣將雨韻的去路阻擋了。

“誰的東西?”雨韻朝著裏頭叫喊。走廊的回音將雨韻的聲音無限擴大。大得有些可怕,讓那畫室突然間停止了吵鬧。雨韻也被自己的聲音嚇到了。她隻是撥開傘和其它東西擠進了那條走廊,因為她知道她什麼也不能做,也沒有人會幫他做什麼,又進去畫那些木納的石膏。頓時有一股比長廊還要陰冷的空氣衝了出來。

“怎麼了,剛才心情好像有點不爽嗎?”也不知道這人處於關心還是窺視些什麼,每回有人進來招呼似的問候都會迎來她的身影,有可能我那句也算是問候吧,隻不過是另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吧,也有著同樣招人的效果。這女人叫米奇他們那把名花有主的人都叫做女人,就是女孩的身份做女人的事情。

“哈哈,沒有啊!都是這畫室的回音鬧的,回聲效果都能趕上錄音棚了,把我這聲音改了個表情,還讓美女產生了錯覺。”雨韻也不清楚自己會說出這樣好笑的謊言,有時雨韻真覺得自己不做編據有些可惜。一年前,也許她不覺得自己會變成這樣可怕。她並沒有意識到喝牛奶要用她十年的時間才能養成的習慣,而今虛偽,謊言隻用了一眨眼的時間突然就養成了習慣。這種習慣很自然,比喝牛奶還方便,不用打開,不用倒入,不用喝下。隻要張嘴就會讓一切都變的順理成章。也許這一點就在無形中成為了她在這一年裏覺得最為可怕的事件。在現實與理想的天平中她傾向於現實,至於哪一天她會突然之間選擇哪個,誰也不得而之,如果你們想知道答案,那唯一方式隻有等待和期盼。

雨韻並不希望在高三那年,把青年人的光彩變成成年人的習慣。可……

“寶貝們,小狗要不?”徐潔爾用她模板式的對話向我們闡述她的意思。

“狗?…什麼…?”這個方法相當有傳媒的效果,一呼百應。不一會兒,徐潔爾被人包圍,成了整個畫室注目的對象。這也許就是今天她抱狗來送人的噱頭吧!她並不是畫室裏我們所值得關注的人,因為畫室中的奇人多了。他們也從在乎這種平凡的人,也許這就是隻屬於藝術家的清高。而那些不奇的人也想方設法去成為不奇人中的奇人。而徐潔爾就充當了不奇人中的奇人。在什麼圈子中“奇”的定義就會有著不同的解釋,而畫圈也不例外有著特定的定義,那則是畫才,畫法,畫能。什麼用一支筆畫色彩,用牛仔褲當色板,用手指當鉛筆,無奇不有。而在雨韻看來隻像是小朋友在玩著花樣吸引著大人的注意力,而在此用這招隻是要吸引眼球和老師的關照。或許他們將會成為很好的行為藝術家,但決不會是畫家,太過形式就會變的做做,太過刻意就會變的假。他們從一開始就失去了畫家應有的靈魂,自從那天的失去注定他們隻是走獸,一切的一切對他們而言就不重要了。她用語言對白的奇特在這人才濟濟的畫室中占有一席之地,雨韻也不會再好奇,因為不在乎了。

“寶貝們,這狗寶寶剛斷奶,要每天給它喝奶,吃雞蛋…。”徐潔爾很具體的說了養狗的注意事項。一群本來很有興趣收養它的人被這高高門檻嚇走了一半。

“要死拉,狗比人吃的還好”從一群人中突然冒出一個聲音。雨韻依舊在人群邊做著一個不算稱職的聽眾。沒有反應,隻是停留。

“寶貝們,親愛的女性同胞,有母性的請過來,摸摸這可愛的小狗。”話音剛落走了幾個女生又回來了幾個。

看的人多,收養的人少,因為……

“雨韻,你是不是很有興趣?”無奈中,雨韻變成了最為執著的人,她並沒有思維隻是靜靜站著,站在她應該站的位置。做著應該做的,條條框框對於別人來說並沒有太多作用,對於雨韻來說她習慣做著扡線的木偶,做著規定的動作,需要的動作,這樣她過了一年又一年。

鄔綜的離開好似帶走了雨韻“哦?”雨韻並沒有留意她在說什麼,隻是回答而已。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