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讓小劉受不了的,就是老板推崇先把客戶拉攏為己有,收到錢之後,再考慮有沒有能力解決客戶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劉漸漸養成了抱怨的習慣。曾有同事勸過他,可他就是控製不了。
直到有一天,他的抱怨被老板聽到了,老板生氣地對他說,“要是覺得公司不好,明天就不用來了。”
雖然老板說的也是氣話,但小劉卻接受不了,一賭氣辭職了。
之後,小劉來到職業谘詢公司,向專家詢問:“我受不了打工了,不知道我是否適合創業呢?”
專家笑著說:“如果改不掉抱怨的習慣,你可能永遠都不適合創業!”
但凡愛抱怨的人,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抱怨老板如何不好、公司如何不好等方麵。他們以為,若有朝一日自己當上老板,這些問題就也不複存在了。但不知他們有沒有想過,若是真的自己創業,麵對的壓力豈止是十倍百倍,到時候又該向誰去抱怨呢?
其實,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在早年都曾“寄人籬下”,或是經曆艱辛的創業時期,但他們卻從不抱怨。並非他們麻木不仁,或者是任勞任怨的傻瓜。而是他們沒有時間抱怨,因為抱怨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於事無補。他們要做的,就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最好。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滿意,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戰勝環境、超越環境。現如今的社會,是一個適者生存的世界,隻會抱怨的人是根本沒有立足之地的。如果隻是以自我為出發點,幻想不勞而獲,或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那最後肯定會被殘酷的現實淘汰。
所以,每當自己想抱怨時,一定要靜下心來,找到抱怨的症結點,平衡自己的心態,用進取心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要用抱怨來逃避現實。唯有這樣,才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
小建議
用陳述事實來代替抱怨
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尋求的是解決方法,而不是一味抱怨。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我們應學會陳述事實。說話之前先在心裏思忖一下,如果你覺得平靜而客觀,那麼你是在陳述事實;如果你覺得當時充滿了憤怒或者覺得不安,那就是抱怨了。
變消極話語為積極話語
每一個埋怨背後其實都隱藏著你內心的一種渴望。如果你能學會把消極話語翻譯成它所對應的積極話語,你就會知道你所抱怨的對象內心的渴望是什麼,從而掌握說服他們的金鑰匙。積極的心態可以讓自己的內心平和,隻有平和的內心才會懂得換位思考,從而遠離抱怨。
以物勉勵
有時某樣東西的出現,會讓我們真正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更正自己的錯誤行為。譬如,戴手環或橡皮筋,每抱怨一次就換手。盡管很繁瑣,但也要鼓勵自己堅持下去。每個用這種方法改掉抱怨的人都說:“雖然不容易,但卻很值得。”凡是來之不易的事都有其無法估量的價值,“容易”從不會出現在成功者的詞典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