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人生,但很多人愛看別人的戲,八卦新聞的暢銷程度,證明很多人把他人的人生當成一出笑話劇來看,但在看別人好戲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的那出戲也正在上演。為了自己的生命,演一段值得嘉許、滿堂喝彩的好戲,在這場戲裏,沒有人永遠都是觀眾,問題在於,怎樣當一個成功的主角,編一出屬於自己的好戲。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上的,但最常聽到的卻是唉聲歎氣地說著他命苦的一生。其實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你想要看怎樣的一出戲,扮演怎麼樣的角色,這是我們可以自己去選擇的。
喜劇片總是以歡笑的步調,帶給大家歡樂,文藝愛情戲總是用最感人的情節賺取觀眾的眼淚。還有戰爭片、災難片、科幻片等,各式各樣的劇本,很多的角色演著不同的電影。很多人會說,演戲跟生活是不一樣的,戲是假的,現實並不是這樣,其實兩者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你可以決定你的劇本要怎麼演,跟電影一樣,你在導戲導到一半的時候,如果不喜歡這個劇情,可以再修改。你要學會的是去掌握自己的人生,寫一篇你想要的劇本。
當我們在孩提時代,這本劇本已經定了大綱了,這個大綱也許是父母師長替你決定的,也許我們無從選擇,但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想想,這隻是大綱,所有的對白及情節都還沒有寫。不要讓別人當你的編劇,自己的戲要自己編,因為主角是你,沒有任何人知道,你想要演怎麼樣的戲,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
有個迷信的婦人,從兒子一生出來,就帶自己的兒子去算命,算命先生說:
“你兒子啊,活不過20歲,是短命的相。我勸你啊,如果可以的話,讓他吃好一點,過好一點,總之活不久就是了!”算命先生撚著胡子,半眯著眼說了這段話。
婦人一聽,哭了好幾天,她沒有想到自己懷胎10月生下來的孩子,會是個短命相。她一邊哭,一邊跟丈夫講了這件事,丈夫很生氣,他不相信命運,還是堅持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後來孩子健健康康地長大了,快要滿20歲的時候,他的母親把算命先生的話一五一十地跟兒子說了,當然,這個少年怎麼也不肯相信自己身體健康卻活不過20歲,他不想相信迷信的母親說的話,照樣過自己的生活,反而更努力,學習他想要的東西。
不久,少年就過了20歲了,還是平安活著。這時候婦人一邊慶幸自己的兒子活過了20歲,一邊很生氣算命先生騙她,害自己白白擔心了20年。算命先生一看到婦人帶著兒子來找他,反倒一點也不吃驚這個孩子可以活過20歲。婦人便質問他,為什麼當初要亂說話,害她白白擔心。
“人的生命是天注定的沒錯,但它隻注定給了你生命,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把握了。我說的是上天隻給了他20年的壽命,剩下的,是他自己掙回來的。”
有很多人相信命運,從此一蹶不振,或者把自己的失敗或困頓怪罪於命運。上天即使幫你擬了大綱,給予你先天無法改變的條件,但接下來,這場戲,要靠你自己掌握了。你可以向命運低頭,過著一敗不起的生活;也可以向命運挑戰,重寫一出屬於自己的劇。
每當你試著拿起筆,規劃自己人生的時候,總是會有搶走你的筆,跟你說應該怎麼樣會比較好,應該念哪所學校,應該做哪份工作,那些人或許是父母,又或許是師長,不同的意見總是在動搖你寫劇本的判斷力。這時候,你一定要問自己,是不是喜歡,是不是想要這樣的生活。畢竟,你才是這出戲的主角,沒有人會幫你演,遇到困難了,隻能夠自己麵對,不管前麵有多少風雨,不會有人為你撐傘,這就是你的人生。
認清楚!這就是你的人生!
不要被左右,因為這條路你隻能夠自己走,人生這出戲也許有配角或其他情節,但隻有你自己是從開幕演到閉幕,沒有人會陪你走人生的這條路,所以,問清楚自己,到底什麼是你想要的。觀察自己,審視自己,不要把事情當成理所當然。做了決定,即使失敗了,或者是遇到了困難,這也是你所編寫的劇本。
與其看別人演的戲,不如自己演一出戲。
與其當別人戲裏的配角,不如當自己戲裏的主角。
別人編好的劇情,寫好的劇本,你順從地去演,隻是去當別人塑造出來的角色。等到過了一生,才發現,從沒有為自己抉擇過什麼,放棄過什麼,隻是過著別人想要的生活。這樣的一生是很可悲的,是你自己選擇走入這樣的一場“悲劇”。
你的生命也許取決於很多不同的條件,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你自己。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好好規劃運用。也許環境和變化會讓你措手不及,化被動為主動,發揮你的毅力和能力。跟電影不同的是,導演是你,編劇是你,場務是你,主角也是你,沒有人可以替你做任何事,這場戲的好與歹,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