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個生命的殘酷課題了,誘惑!拒絕而非接受,這是我們理所當然應選擇的,但又有多少人做得到?人生為什麼會有苦,就是因為誘惑,人要拒絕誘惑,擺脫欲望,才能夠脫離苦海。生命的曆程告訴我們,欲望與滿足是一組相對關係,我們可以選擇拒絕或接受,接受了誘惑,欲望便不會有休止的一天,欲望開啟了源源不斷的痛苦,因果相連,人生就在這樣的欲望與滿足之間反反複複。唯有拒絕誘惑,才可以擺脫反複的痛苦,知足常樂,才可以用心去體會最初簡單的人生。
在一個小牧場裏,住著一個少年,他的父母都已經過世了,但留下了這一座小牧場。他每天都有新鮮的牛奶可以喝,冬天冷了,他可以把綿羊的毛剃下來製作厚厚的衣服禦寒,想要其他的東西,他還可以拿他的牛奶及羊毛去鎮上跟人交換食物或生活用品。他每天飼養他的牛,看著牛吃幹淨新鮮的青草,替他的綿羊梳理美麗的毛,這樣的生活,對這個少年來說,不但吃穿無虞,更讓他覺得快樂。
有一天,有一個吉普賽人來到少年的牧場。
他首先拿出一支陶製的彩繪笛子,那笛子上麵裝飾了各式各樣的寶石,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耀眼極了。吉普賽人在少年的麵前,吹起了這個美麗的笛子,聲音就像是上百隻鳥的交響曲,少年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好聽的聲音。他睜大了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著吉普賽人的手在笛子上移動,在藍寶石與黃水晶之間流瀉出美麗的音律。
吉普賽人愉快地看著少年著迷的臉,問他想不想要這個笛子,少年一聽之下開心地點點頭,便一手把笛子拿了過來把玩。
吉普賽人笑著跟他說,如果他想要這個笛子的話,要拿一半的牛來交換。
少年心裏想,這可是世間少有的笛子啊!即使用一半的牛來交換,我也還夠用啊!於是便用一半的牛,跟吉普賽人交換了美麗的笛子。吉普賽人帶著一半的牛離開牧場之後,少年每天都在玩笛子,他認為笛子為他單調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快樂,不管是清晨還是黃昏,都有美妙的音樂陪伴他。他越來越喜歡手上的笛子了,結果他忘了照顧牧場。過了不久,他發現他的動物們好像生病了,牛變瘦了,連牛奶都擠不出來了,而綿羊的毛也不像以前那樣潔白美麗。
再過不久,牧場撐不下去了,很多人都讓他把那支昂貴的笛子賣掉,去買一些健康的牛與羊回來,重新整理這座牧場,但少年舍不得他的笛子,寧願把其他的東西賣掉,也不肯拿鑲滿寶石的笛子去換錢。結果,少年的牧場倒了,那個吉普賽人把他整個牧場買走,而少年除了美麗的笛子,就什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