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維係,就是溝通。溝通扮演了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維係,讓每一條並行線的生命出現了交叉點,所以,良好的溝通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但其實,隻要做到基礎的概念,深奧也可以變得很簡單。別用責備代替鼓勵,如果你可以多多利用鼓勵,也許事情進行的會比你想象的順利多了。沒有人喜歡被人責備,但我們卻總是責備別人,鼓勵自己,造成溝通越來越失衡,生命的交叉點,變成了一場場吵架鬥嘴。學會溝通的學問,交織良好的生命網絡。
“滿分100,為什麼你隻能拿到80分,剩下的20分呢?”
“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會錯,你看,你明明連這種難的題目都會解,怎麼反而寫錯了這道簡單的呢?”
如果一件事情的滿分有100分,大多數的父母親,會注意到的,不是得了幾分,而是與100分之間,沒有得到的那幾分。更奇怪的是,沒有人會注意到,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隻注意到孩子還沒有學到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重要的是盡力讓孩子得到知識、能力,以及各式各樣如德智體的培養。希望孩子獲得很多,卻從不注意孩子獲得什麼,隻知道去放大孩子的錯誤,而漠視他們的努力,漸漸的,大人們不隻在金錢、關心方麵吝嗇,連帶的,也成了一隻鼓勵的鐵公雞。
有一位父親在一次的車禍中,失去了右手,但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後,他一直很想帶孩子去打棒球。因為這位父親從以前就很喜歡棒球,所以對他來說,無論如何,他一定要帶自己的孩子去公園打一次棒球。一天,他想了一個辦法,就約了孩子在假日的午後一起去公園玩棒球。這個爸爸很用心,他用僅存的左手,拿著球棒與球,把球拋起來,再用球棒去敲擊,讓孩子去接。一開始爸爸投得不是很好,球總是飛到好遠的地方,越過孩子的頭頂,孩子根本接不著。練習幾球之後,孩子的臉因為撿球跑來跑去而紅撲撲的淌著汗。這時候,爸爸有點緊張了,他怕孩子走過來會跟他說:“爸爸!你的技術真是不好,都是因為你,不像別人的爸爸一般,可以陪我玩棒球,我根本就接不到球嘛!”這個爸爸慚愧地看著自己空蕩的右手位置,著實為了自己的殘缺而抱歉。
幾球之後,因為口渴,孩子跑向爸爸身邊,要跟他拿水喝。出乎意料的,孩子很興奮地拉著爸爸的左手說:“爸爸!你比電視上的明星球員還厲害,每一球都可以擊出全壘打呢!”
過了一會兒,爸爸的擊球比較穩定了,球都擊到孩子的身邊,讓他可以接得到。但是因為是第一次,孩子有些反應不過來,總是接不到遠遠飛過來的球爸爸已經把速度放慢再放慢了,但球還是從孩子的腳邊飛過,一個下午下來,孩子都隻能跑來跑去撿球,然後把球丟回去給爸爸。孩子心裏想,爸爸一定覺得自己很笨,不適合打棒球,可能以後再也不會帶他來打球了吧!想到這個孩子開始有點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