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 以技術形式分類(2 / 3)

該片於1961年獲民主德國第四屆萊比錫國際短片和紀錄片電影節榮譽獎,1979年獲埃及第一屆亞力山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兒童片銀質美人魚獎。

1986年到198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了電視動畫《葫蘆兄弟》,這是一部用剪紙動畫的原理配合傳統手繪的方式製作而成的電視動畫片。該片於1988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1989年獲第三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係列片獎、首屆中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三等獎、埃及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並且,該片2008年被重新製作為電影動畫,在中國各大影院上映。相對於當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經典動畫片大多為改編作品而言,《葫蘆兄弟》可說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最成功的原創作品了,這部動畫係列片是當時舉全廠之力傾心打造而出,集中了各方麵的優秀人才,藝術品位、藝術質量、製作水準都相當高,是當之無愧的國產美術動畫藝術精品。十幾年後,為精心打造2008年電影版《葫蘆兄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集結了當年的編劇、導演再次披掛上陣,再加上3D、特效、音效、作曲等新人,組成了高水準的創作新班子。他們秉承嚴謹的藝術態度,從係列片中千錘百煉提取精華,經過再次藝術加工,使故事情節更加緊湊飽滿、跌宕起伏,更符合現代觀眾快節奏的欣賞特點,嶄新的配音、音樂、特效等因素,透露出更多新的時代氣息和審美趨從。

以上幾種是相對主流的平麵動畫類型,另外,也存在一些非主流類型。其他這些類型大多是藝術家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任何能作畫的工具來創作。比如1977年俄羅斯藝術家亞曆山大·佩特洛夫用油彩顏料在玻璃上繪製,製作的動畫《老人與海》,還有1974年加拿大的卡洛琳·麗芙用沙子製作的《貓頭鷹與鵝的婚禮》等。但是因為這些都不是主流動畫形式,所以在這裏不做過多介紹。

2.1.2 立體動畫

1 偶動畫

偶動畫的表現形式很多,如木偶、布偶、泥偶等材料都可以用來製作動畫。由製作師將各種人偶製作好,再由製作人將偶擺好造型,逐格拍攝,每拍一張,換一個姿勢,然後把所有照片連續播放,形成動畫。我國早在1947年11月,東北電影製片廠就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木偶動畫片《皇帝夢》,195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小小英雄》。1963年靳夕導演拍攝了一部全長80分鍾的木偶動畫片《孔雀公主》,這是中國的第一部大型木偶動畫,也是我國偶動畫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標誌著我國偶動畫的成熟。之後又有《半夜雞叫》、《真假李逵》、《曹衝稱象》、《嶗山道士》、《神筆馬良》等優秀偶動畫片相繼麵世。

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靳夕導演拍攝了係列動畫《阿凡提的故事》,又掀起了一次偶動畫的狂潮,阿凡提是我國維吾爾族傳說中的一個典型人物,“阿凡提”是對其的尊稱,意思是老師、有知識的人。

在動畫片中,阿凡提的形象是:頭戴一頂民族花帽,倒騎著一頭小毛驢,他的笑聲也富有特色:溫和而極具某種穿透力。阿凡提是最出色的民間藝術形象之一,已經被列入“世界民間藝術形象”之列。

1979年到1989年10年間,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一共拍攝了14集《阿凡提的故事》,導演包括了靳夕、曲建方、劉蕙儀、蔡淵蘭等。主人公阿凡提用自己的智慧,為窮苦百姓伸張正義,讓貪婪愚蠢的巴依、國王受到懲罰。影片中西域風格的情景、誇張的造型、幽默的對白使這部片子廣受好評,尤其是阿凡提黑胡子、頭纏包布、騎著小毛驢的形象深入人心。影片曾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美術片獎;1980年第三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騰龍獎”美術片一等獎;1991年美國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一等獎。

在國外,偶動畫直到今天也非常受歡迎。由英國的威爾·文頓在1982年拍攝的《偉大的剛尼多》用黏土製作出了希特勒、巴頓將軍、丘吉爾、羅斯福以及各國的軍隊,在生動表現人物形象的同時又深刻地表達出了對戰爭的厭惡,獲得了奧斯卡獎。同樣是英國的動畫公司Aardman製作的《超級無敵掌門狗》、《小雞快跑》等也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而美國2004年,由導演馬特·斯通導演的提線木偶片《美國戰隊》是用了多個提線木偶完成的一部木偶反恐片,雖然屬於成人限製級,但是不可否定其創意和製作水平的精良。1993年,迪斯尼和科幻大導演蒂姆·伯頓聯合推出的動畫片《聖誕夜驚魂》,用傳統的模型定格方式拍攝,非常耗時但質量很高。影片節奏明快,配樂高超,具有黑色幽默的整體藝術風格特征。

蒂姆·伯頓有“鬼才”、“怪誕導演”之稱,因為他的作品通常造型詭異,情節帶有黑色幽默,作品富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充滿怪誕幽默的同時情感細膩動人,一直為電影界及全球影迷推崇。為了表揚他在電影方麵的成就和貢獻,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授予他“終身成就獎”,而時年49歲的他是史上獲得此獎項的最年輕得獎者。

他的眾多經典之作中,《聖誕夜驚魂》至今依然風靡全球,電影周邊收藏、紀念品更是掀起一股熱潮。2007年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伯頓獲獎當晚,大會亦借放映3D版《聖誕夜驚魂》向他的作品致敬。

2005年,伯頓又繼續推出了另一部膾炙人口的偶動畫片《僵屍新娘》,這是一部溫馨的電影,樂觀、活潑而且很有味道,它實現了一種突破,用動畫片,甚至是木偶的形式來表現一個異乎尋常的世界。

2 實物動畫

實物動畫的原理和偶動畫一樣,都是將物體事先擺好造型,再逐一拍攝,但是實物動畫和偶動畫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就是實物動畫一定是以物體的本來麵貌為對象進行拍攝,不在外型上做任何加工。實物動畫通過對物體本身的形態運動,以及通過在拍攝中對物體的加工,逐一拍攝,再配上適當的音樂與節奏讓觀眾產生對生活情趣的共鳴。韓國2000年拍攝的《桌麵大戰》、捷克1982年拍攝的《對話的可能性》,都是不錯的實物動畫。捷克的實物動畫短片《肉之戀》更是通過兩片生肉來表現出了這種動畫精髓。

3 真人動畫

真人動畫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真人做出動作,再用逐格攝影的方式來拍攝,之後連續播放出來形成的動畫。1952年諾曼·麥克拉倫就拍攝了《鄰居》這部真人動畫,後來也為他贏得了奧斯卡獎。

另一類是日本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目前中國也開始流行起來的“特攝動畫”。特攝,全名為特殊效果攝影或者是特殊技術攝影(SPECIAL EFFECT縮寫為SFX)。這類影片雖然也是由真人演繹並拍攝,但演員往往要穿上各種各樣的皮套或其他服飾,把自己偽裝成另一種形態,再加上大量的模型場景和電腦特技來拍攝,因此也是一種特殊攝影動畫。特攝動畫的受眾主要是兒童。但是,特攝的兒童節目性質其實隻是在於表麵,其內涵並不比其他動漫畫作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