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法國進行正式訪問時,曾在法國雇主協會總部向法國工商界人士發表過題為《中法經貿合作前景廣闊》的演講“中法經貿合作前景廣闊”,《人民日報》2005年12月6日第3版。,介紹了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並就加強中法經貿合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如今看來,他的演講仍然具備高瞻遠矚的戰略目光,也為法國工商界人士指明了廣闊的“中國之路”。

縱觀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堅持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經濟社會麵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直至當前,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呈現出良好的局麵。經濟發展穩定,國內生產總值以穩定的速度平穩增長,沒有出現大的起伏。這是中國政府加強和改善宏觀經濟調控的結果。經濟發展的協調性也在逐步改善。在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農村、西部地區和社會事業等薄弱環節也在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幫助扶持下逐步發展起來,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經濟和社會之間的發展日益協調。經濟發展的開放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在一定經驗積累的基礎上,中國的開放更加趨於理性,國際經貿合作不斷加強,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成為既是出口大國,又是進口大國。中國利用外商的直接投資持續增長。在華投資的各國企業都獲得了豐厚回報,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也使國外消費者得到了好處。經濟發展的內在拉動力不斷加大,依靠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是中國長期的戰略方針。中國有13億人口,又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的階段,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發展起來後,中國的國內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中國經濟發展具有廣闊的空間。經濟體製改革繼續深化,實施了一係列重大改革措施;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股份製改革步伐加快;國有商業銀行股份製改革取得重要進展;資本市場的改革順利推進;國內外廣為關注的完善人民幣彙率形成機製改革順利實施。這些重大改革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也使中國向著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按照中國五年的發展目標,到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比2000年翻一番,全麵推進小康社會建設。同時,中國繼續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即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中國的發展,不僅能為中國人民帶來福祉,也將為包括法國企業家在內的各國企業家們帶來商機。

中法建交44年來,兩國關係經受住了時間和國際變幻風雲的考驗,目前雙方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文化交流活躍,經貿合作不斷擴大。溫總理總結了當前中法經貿合作呈現出的如下新特點:

一是戰略合作更加突出。中國政府堅定支持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場址落戶法國,在伽利略計劃上加強同法國和歐盟的合作。雙方在高級別生物技術和航空工業等方麵的合作富有成效。中國企業與空客公司的合作正在順利進行。

二是合作範圍更加廣泛。雙方不僅在航空、能源、鐵路等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在農業、環保、高新技術和電信等領域的合作也蓬勃發展。法國在華企業從東南沿海逐步向中西部和東北部地區擴展。威立雅、拉法基、家樂福、斯奈克瑪等一批法國企業,在這些區域發展中取得了良好業績。

三是中小企業合作方興未艾。曆年來,法國政府“1000家中小企業來華計劃”順利推進,促成大批法國中小企業訪華、參展和交流;中國也在巴黎舉辦了中法中小企業合作洽談會,雙方還在廣州、上海分別舉辦了中小企業博覽會。

四是兩國企業雙向投資、合作發展的趨勢正在顯現。TCL集團與湯姆遜和阿爾卡特公司的重組,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一個範例。

通過互訪,兩國領導人就深化兩國全麵戰略夥伴關係、擴大雙方互利合作深入交換了意見,並達成廣泛共識。中法經貿合作因此有著堅實的政治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兩國應從戰略高度出發,政府和商界通力合作,在各自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為中法經貿合作的更大發展拓寬道路。雙方應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拓展合作渠道,擴大合作領域,提高合作層次,推動經貿關係不斷邁上新台階。為此,溫總理也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鞏固和發展高新技術合作。中國願繼續深化同法國在核能、航空、鐵路等領域的合作。同時,也希望進一步提升兩國在空間技術、生物工程、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合作水平。

第二,加大雙向投資力度。中國正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加快這些地區發展的一個基本方針,就是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這為法國企業提供了新的投資機遇。其中,僅西部大開發就涉及60多項交通、能源和生態等重大工程。歡迎法國企業到中國投資興業,也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到法國尋求發展。

第三,提高服務貿易合作水平。在世貿組織分類的160多個服務貿易部門中,中國已開放了100多個,銀行、保險、證券、分銷等領域的對外開放也在如期推進。法國現代服務業優勢突出,雙方在服務領域合作有很大潛力。中國也在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包括鼓勵國內企業到境外從事貿易服務。兩國應加強合作,培育雙邊經貿新的增長點。

第四,繼續推進中小企業合作。法國有240萬家中小企業,中國有800萬家中小企業,合作前景十分廣闊。中小企業在增加就業方麵具有獨特的優勢,中國將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希望兩國中小企業充分利用現有平台,更加有效地開展合作。

第五,加強溝通和對話機製建設。中法經貿合作勢頭很好,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在一些領域也難免存在貿易摩擦。兩國應健全磋商機製,妥善處理貿易糾紛,保障中法貿易健康發展。

自由貿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也是各國實現優勢互補的根本途徑。中國主張自由貿易,積極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主張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爭端,反對動輒進行貿易限製。中國並不追求貿易順差,希望與貿易夥伴共同努力,在發展中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我們也希望發達國家貿易夥伴放開技術產品出口限製,這對實現雙邊貿易平衡很有益處。我們將切實履行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繼續推進市場開放,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增強貿易政策透明度,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開展國際經貿合作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

中法經濟互補性很強,提高兩國經貿合作水平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溫家寶總理深信《人民日報》2005年12月6日第3版。,隻要雙方共同努力,中法在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合作都將有更大的發展。

距離溫家寶總理講話三年的今天,中國市場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法國眾多大企業來華投資合作、拓展市場,一些法國企業已在中國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中國駐法使館商務參讚馬社蘆龍軍:“專訪:中法經貿合作潛力巨大--訪中國駐法使館商務參讚馬社”,引自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20/content_7113678.htm。表示,目前中法經貿合作已在航空航天、核能、鐵路、汽車等重要領域不斷深入發展,如阿爾斯通的鐵路運輸及發電站設備,阿萊瓦的核電站,空中客車公司A320飛機天津組裝生產線,標致雪鐵龍集團旗下多款汽車的合作項目,等等。

兩國雙邊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中法建交時兩國貿易額僅1億多美元,而如今兩國貿易額已升至300億美元。中法貿易有可能提前實現溫家寶總理提出的到2010年達到400億美元的目標。法國是中國在歐洲第四大貿易夥伴,其中法國對華出口僅次於德國居歐洲第二位,法國還是中國在歐洲的第三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二大技術引進國。服裝、化妝品、食品等許多法國產品已進入中國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同時,中國出口產品成本低、質量高,深受法國消費者喜愛並提高了他們的購買力,為法國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法國等西方國家的企業更看好中國的市場。中國的發展需要先進的管理和技術,而法國在航空航天、核能、高鐵、節能環保及新能源領域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雙方的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大有作為。

二、法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成功與失敗

中國改革之初,法國企業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外企之一。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是天津中法合資的王朝葡萄酒廠。其實最早在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華時,中法雙方就簽訂了遼陽化纖廠合作協定,那是當時中國對外簽訂的最大工業合作項目。四十年來,中法合作中有許多居世界領先地位的項目。法國一些大企業,如阿爾卡特、阿爾斯通、空中客車、家樂福等世界著名公司,目前在中國經營順利,知名度很高。中國TCL公司與法國湯姆遜公司協議合並,組建了年產1800萬台的全球最大彩電企業,在世界上引起很大反響。中法科技合作碩果累累,正在執行的項目近700個,涉及空間、核能、交通、航空、農業、人工智能、潔淨煤和風能發電等許多領域。雙方建成了8個聯合實驗室,體現了雙方科學家的密切合作,其中“信息、自動化與應用數學聯合實驗室”尤為成功。但在如此輝煌的成績背後,法國的企業家們也經曆了從失敗到成功的中國市場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