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有多強大,都必須謙和友善。如果不注意友善,很可能導致最終的失敗。在曆史上,強大的國家因為不謙和友善而最終衰敗下來的例子屢見不鮮。法國在拿破侖時期,其實力之強,歐洲乃至世界無與倫比。但是,強大的法國使拿破侖越來越驕傲,他野心劇增,不斷侵略周邊國家,最終因遠征俄羅斯而大傷元氣,滑鐵盧一戰導致了最終的失敗。二戰前,德國、日本、意大利的實力都已經相當強大了,但是,這些國家的元首野心膨脹,企圖吞並世界,結果導致了最終的慘敗。
◎ 與人為善能夠得到廣泛的擁護和支持
富而有德是非常難得的。人富了,往往說話口氣就硬;國家強大了,往往做事就霸道。這樣,往往會遭到人們的反對。尤其是不能做絕事,不要廣結仇家。而要樂善好施,與人為善,廣泛結好。
卓茂學高人品好,勇於吃虧贏盛名
卓茂是西漢時宛縣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當過郡守一級的地方官,自幼他就生活在書香門第中。漢元帝時,卓茂來到首都長安求學,拜在朝廷任博士的江生為師。在老師指點下,他熟讀《詩經》、《禮記》和各種曆法、數學著作,地理、天文、曆算都很精通。此後,他又對老師江生的思想細加揣摩,在微言大義上下苦功,終於成為一位儒雅的學者。在他所熟悉的師友學弟中,他的性情仁厚是出了名的。他對師長,禮讓恭謙,對同鄉同窗好友,不論其品行能力如何,都能和睦相處,敬待如賓。
卓茂的學識和人品備受稱讚,丞相府得知後,特來征召,讓他侍奉身居高位的孔光,可見其影響之大。
有一次卓茂趕馬出門,迎麵走來一人,那人指著卓茂的馬說,這就是他丟失的。卓茂問道:“你的馬是何時丟失的?”那人答道:“有一個多月了。”卓茂心想,這馬跟著我已好幾年了,那人一定是搞錯了。盡管如此,卓茂還是笑著解開韁繩把馬給了那人,自己拉著車走了。走了幾步,又回頭對那人說:“如果這不是你的馬,希望到丞相府把馬還給我。”
過了幾天,那人從別的地方找到了他丟失的馬,便到丞相府,把卓茂的馬還給他,並叩頭道歉。
卓茂的儒者風範,令世人十分欽佩。
成吉思汗胸懷寬廣,朱裏耶人紛紛投靠
心胸狹窄之人,無論在安邦治國,還是在某個方麵的發展上,都不可能成大器。“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雖然一生殺人無數,但當不該殺時,他也能放下弓箭,放人一馬。
一天,成吉思汗率部外出打獵,恰好遇上與自己有仇的泰赤烏部的朱裏耶人。部眾請求說:“這是我們的仇人,請您下令把他們殺個一幹二淨。”
成吉思汗望著驚慌失措的朱裏耶人,說道:“他們既然現在不與我為敵了,還殺他們幹什麼?”並喝令想動手的人放下武器,不得動眼前的朱裏耶人。
朱裏耶人起初頗為疑懼,現在見成吉思汗無心殺他們,便紛紛上前搭話。言談中,成吉思汗得知他們常受泰赤烏部的虐待,既無糧食,又無帳篷。於是,成吉思汗慷慨地說:“既然如此,那就請你們與我們一起住吧,明天行獵所獲我們平分。”
第二天,成吉思汗果然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朱裏耶人對此非常感動,皆曰泰赤烏無道,而成吉思汗才是大度的主子,便紛紛投靠了成吉思汗。此事傳到泰赤烏部後,大將赤佬溫也來投靠,就連曾經射殺成吉思汗坐騎的勇士哲別也投到成吉思汗的帳下。
曹操一時驕矜,張鬆拿回地圖
三國初期,盤踞漢中地區的漢寧太守張魯,打算奪取西川,擴大勢力,好登上“漢寧王”的寶座。益州牧劉璋急派別駕張鬆到許都向曹操求援。張鬆走時,除攜帶一批準備獻給曹操的金銀珠寶以外,還暗地藏了一幅西川的地形詳圖。由於劉璋糊塗而又懦弱,當時川中的有識之士都感到在群雄競爭的形勢下,劉璋絕對不能保住西川,因此不少人都有另投靠山的打算。張鬆借出使的機會,帶著這幅極有價值的軍事地圖,就是有這種打算。
張鬆一行到了許都,被接待在驛館裏,等了三天才得到接見的通知,心中很有些不高興。而且丞相府的上下侍從都公開索賄,才肯引見,這使得張鬆更加搖頭。曹操傲慢地接受了張鬆的拜見禮節,然後責問:“你的主人劉璋,為什麼這幾年都不來進貢?”張鬆巧妙地解釋:“因為道路艱難,賊寇又多,常常攔路搶劫,不能通過。”曹操大聲嗬斥說:“我已掃清中原地區,哪裏還有什麼賊寇!分明是捏造借口。”
張鬆是西川有名的人物,生得頭尖額翹,鼻低齒露,身長雖還不滿五尺,但嗓音洪亮,說話有如銅鍾之聲。他讀書很多,有超人的見解,以富有膽識聞名。自來許都後,發現曹操那樣慢待,心中早已不快;今天又見曹操這般蠻橫,便斷了向他投奔的念頭,決心教訓他一番。曹操剛講完話,張鬆嘿嘿一笑說:“目前江南還有孫權,北方存在張魯,西麵站著劉備,他們中間擁有軍隊最少的也有十餘萬人,這能太平嗎?”
這一段搶白頓時使曹操窘得說不出話來。曹操一開始見到張鬆,覺得他個子小,麵孔怪,猥猥瑣瑣,已有五分不喜歡,現在又發現他言語衝撞,讓人很不高興,於是一甩袖子,起身轉進後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