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扒皮的上身鑽到雞窩裏去了,屁股還露在外麵。長工們說:“這小偷真的是來偷雞的,打!打!”就舉起棍子,朝周扒皮的屁股上猛打。
“別打,別打,是我呀!”周扒皮疼得叫起來。
長工們裝作沒有聽出來,說:“打,打,就是要打你這個小偷。”
“別打,別打,我是東家!”周扒皮又喊道。
“你敢冒充我們東家,更要狠打!”長工們故意說道。
這一鬧,把地主婆吵醒了。聽說有人來偷雞,急忙點燈籠趕來,一聽是周扒皮的聲音,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又是抹眼淚,又是擦鼻涕,叫長工們快把周扒皮拉出來,長工們抓住周扒皮的兩條腿,拉出來一看,哪還像個人呀,滿頭滿臉的雞屎。
長工們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們心說:“周扒皮,周扒皮,今天狠狠揍了你,長工出了一口氣。看你再來學雞叫,看你再出壞主意。”
周扒皮為讓長工多幹活,半夜“雞叫”,長工們得知後,欲擒故縱,在晚上當場抓住學雞叫的周扒皮,不容分說,冠以“偷雞賊”痛打一頓。“名正言順”地教訓了周扒皮。這之後,周扒皮果然老實多了。
◎ 震懾敵人要有理有利有節
當我方確實處於弱勢時,雖然需要威懾一下敵人,但也不可太過頭,不要不留餘地,不要與敵立即血戰、死戰一番,而要注意有理有利有節,要與韜光養晦結合起來。
晏子使楚被小瞧,針鋒相對贏國格
晏嬰,春秋時齊國夷維(今山東高密)人,身材短小,相貌醜陋,但能言善辯,反應敏捷。齊靈公二十六年,晏嬰的父親死後,他以齊國大夫的身份,繼承父位,擔任齊國國卿。
一次,晏嬰奉齊王命令出使楚國。當時楚國比齊國強大,晏嬰身材矮小,其貌不揚,楚國根本沒有把他這個齊國使者放在眼裏,決定想個辦法讓晏嬰當眾出醜,以此羞辱齊國。楚王根據晏嬰身材特點,命令在迎接賓客的宮殿正門附近,開設一個常人難以進入的小門,讓晏嬰從這裏進入楚王宮殿。
晏嬰駕駛馬車來到楚王宮殿前,看見這特殊的小門,又好氣又好笑,想不到楚王會用這樣低劣的方式迎接使者。楚王隨從迎著晏嬰說道:“晏大使,我王在殿內恭候多時。”說著領晏嬰向小門走去。
晏嬰不動聲色,裝著沒有聽見楚王隨從的話,徑直往楚王宮殿正門走去,守門的士卒們擋住晏嬰,不準他進去。晏嬰停下來,大聲說道:“出使狗國的人才會從狗門進入,現在我是出使楚國還是出使狗國呢?”守衛士兵回答:“當然是楚國啦!”“既然是楚國,怎麼能不走大門呢?”衛士們無言以對,晏嬰洋洋得意地進了大門,去見楚王。
楚國在晏嬰麵前出了大醜,楚王很不甘心,顧不得外交禮儀和大國風度,當麵羞辱晏嬰說:“堂堂的一個齊國,怎麼會派你這樣的小矮子來出訪我國呢?看來齊國沒有更好的人才了。”
晏嬰盯著楚王,腦瓜一轉,說道:“我們齊國派使者出訪有個規矩,那就是,有賢才的人出使上等國家,沒有才能的人出使下等國家;大人出使大國,小人出使小國。我是個小人,又沒有才能,所以齊王派我到你們楚國訪問。”晏嬰巧妙地把楚國貶得一文不值。楚王十分尷尬,覺得晏嬰雖然矮小,卻智力非凡,難以對付。
楚王沒有自知之明,仍想找機會挽回麵子挫傷晏嬰。他絞盡腦汁,又想出了一條“妙計”。
第二天,楚王故意在宮殿前廳陪著晏嬰說話。突然,幾個威武的士兵,推推搡搡,押著一個犯人穿過前廳,走過楚王麵前。楚王故意命令將犯人押上,親自查問。楚王大聲怒斥:“大膽賊人,你做了什麼壞事,從實招來。”犯人戰戰兢兢,十分害怕,回答說:“大王,我該死,偷了人家的東西。”楚王稍稍停了一下,問道:“家住哪裏。”“我是齊國人。”說著,犯人低下了頭。聽了此話,楚王異樣地瞅了晏嬰一眼,說道:“晏大使,你們齊國盜賊可真多啊,甚至跑到楚國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