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倆好
張記書
大奎、二奎最愛去的酒店,就是紅玫瑰酒家。他們最愛喝的酒就是酒鬼酒。他們最愛劃的枚,就是“哥倆好”。酒杯一端,你來我往:哥倆好呀!四季財呀!六六順呀……
他們的酒從來沒有白喝過。每次喝酒,不是謀事,就是要辦的事,取得了成果,慶賀一番。像農民春種秋收,春天喝得是播種酒,秋天喝得是收獲酒。
大奎、二奎是一個爹娘養的親哥倆,而且還是孿生兄弟。貌相雖然一樣,性格卻不一樣,走得路也不一樣。然而,最終卻走到了一起。
大奎上學時,門門功課是優秀,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學業一路綠燈,順當得像吃麵條。大學畢業分配到古城市公安局工作。不過三年五載,就坐在了正處級的位子上。
二奎上學卻是個笨蛋,門門功課考“燒餅”,小學沒畢業,就走向了社會。用他的話說,咱沒本事讀有字的書,就讀無字的書。我就不信,老天爺會餓死傻家雀。二奎上學不行,上“社會大學”卻門門功課領先。他雖名譽上是個開飯館的,可道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厲害,當麵連個二哥都不敢叫,叫他二爺。有什麼擺不平的事,隻要他一出麵,準是滿堂彩。
一開始,大奎並看不起二奎,認為自己穿上了“虎皮”,自然是人見人怕的角色。二奎算什麼?小混混一個。後來,他遇到一宗棘手的案子,多虧二奎幫忙,他才柳岸花明。也才知道了二奎的厲害。那是一位上級官方人士到古城市公幹,剛到第一天,不但大量錢財被盜,連手槍、文件,也不翼而飛。上麵要負責此案的大奎火速破案。大奎正愁得夜不能寐,日不能食,幾乎要上吊的時候,二奎第一次顯示了他的本事。他對大奎說:“哥,別當回事。小菜一碟。”次日,就物歸了原主。為了給足大奎的麵子,二奎還領著那個多手的小哥們投案自首。
大奎不但在局長麵前露了臉,也在市領導麵前露了臉,不久就提升為副局長。以後,隻要有了難題,自然少不了找二奎幫忙。天下沒有白吃的筵席,二奎遇到麻煩事,也會找大奎開綠燈的。二奎第一次幫大奎,沒有開口要賞,算友情幫助,第二次就不客氣了。大奎在二奎的開導下,也知道了道上的規矩,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了。二奎的小哥們出了事,找大奎開了綠燈,自然也會感謝他的。當第一筆交易成功,二奎將一遝沉甸甸的大鈔交給大奎時,大奎第一次領二奎進得就是紅玫瑰酒店。酒桌上,都同時領悟了“哥倆好”的真諦:弟兄兩個就像兩個巴掌,隻有合在一起,才能出響聲,才算哥倆好。
從此,大奎和二奎便像火柴棒離不開火柴盒。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得利。便迎來了月月豐收,季季豐收,年年豐收。大奎不但買了100平米的房子,和妻子一起住,還另悄悄買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包養了二奶。二奎靠著大奎的後台,成了當地一霸,不但養了二奶,還養了三奶。
當他們哥倆買賣越來越紅火,酒越喝越頻繁,準備上一個檔次,由紅玫瑰酒店轉到白牡丹酒樓的時候,東窗事發了。一個月前,一個搶劫殺人犯在古城市落網,罪犯的一個哥們找到二奎,願出60萬,要求幫忙。二奎找到大奎,以五五分成成交。當大奎設法放走罪犯不久,罪犯又在另一城市作案被抓,並供出了大奎放他的經過。
真相敗露,大奎、二奎就一起住進了囹圄。冰冷的鐵窗裏,哥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隻有歎息,沒有話語。
他們40歲生日的時候,親朋好友征得獄警的同意,送來了酒菜。他們舉起酒杯情不自禁說“哥倆……”“好”字沒說出口,都已是淚流滿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