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一束鮮花44(1 / 1)

第七章 飽不忘饑 水滴石穿

水滴能夠將堅硬的石頭給滴穿,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不過“水滴石穿”這個成語也並非空穴來風,是有真實依據和故事的。

我國近代氣象事業創始人之一,氣象學家以及地理學家竺可楨,他從小腦袋裏就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總喜歡思考,研究問題。小的時候,天空下雨,竺可楨就站在門前看屋簷上滴下來的水滴。後來,他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雨水滴下來,砸在一塊大石頭上麵。石頭上麵有個小坑,有一個簷梁上滴下來的水就會滴進這個水坑裏。他百思不得其解這其中的原因。於是好學的他便去求教於自己的媽媽,希望媽媽能告訴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竺可楨的媽媽顧氏是一個賢良溫柔的女子,不過也會識文斷字。她教育子女也非常嚴格,更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聽到竺可楨的問題,她耐心地給竺可楨解答:“我們古語有句話‘水滴石穿’就是這個現象最好的解釋了。你別小看水滴的力量。雖然它滴在手心裏一點感覺也沒有。水滴柔軟,不堅硬,也沒有棱角更沒有針刺。但是,日久天長的,水滴也能夠將石頭給滴穿。”

竺可楨聽後,驚奇不已。媽媽看竺可楨聽得入神,又借機話鋒一轉,加以誘導:“孩子,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給你取這個名字嗎?”竺可楨不解,搖了搖頭。母親便開始說起了竺可楨他學名的來曆。原來,這個名字是竺可楨的爸爸和私塾裏的先生一起商量後取的。“楨”字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堅實的木頭,還有一個就是古代建築土牆時用的木柱子。而他這個名字的寓意就是希望他長大之後可以做國家的棟梁,為國家作貢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至於這一生會白白浪費。而要成為一個可用之才的前提,必須要從小事做起,每天不斷努力,積累。不管是學習,還是做事,都要持之以恒。隻有堅持,才會有勝利。就像水滴一樣,雖然小,但是沒有關係,隻要持之以恒,堅持重複做,連石板都能滴出孔來。

小可楨聽後,領悟了不少道理。他將母親的話深深地記在心裏。而“水滴石穿”也就成為了他的座右銘。伴著他學習,生活,進步,長大成人,從家鄉走到了全國,又從全國走到了世界。

竺可楨小學畢業的時候,他的才學以及好學精神已然成為了同齡人學習的榜樣,但是,卻因為他的個子瘦小如沒有發育一般,經常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後來,父母將他送去上海讀書。上海是個大城市,竺可楨沒有被繁華所影響,依然專心好學,如同在家鄉的時候一樣。一點都沒有改變,還是堅持著那些在家鄉的品質。

但是許多人依然還是會取笑他,對他冷嘲熱諷。有時候竺可楨都會聽到別的同學充滿惡意地諷刺自己。他們說,竺可楨是小不點,永遠也長不高,一輩子也就這麼高了。說竺可楨風一吹都能吹走。還有更過分的說竺可楨能活到20歲都算個奇跡了。

竺可楨聽到了,心裏很氣憤。當時,他真的有衝上去揍他們一頓的衝動。但是,竺可楨忍了下來。因為他悟到了一個道理,要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光有知識是不夠的。自己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他也理解了別人取笑自己的原因,誰讓自己長得瘦小呢?沒有好的身體,又談何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呢?沒有好的身體,空有一肚子墨水又有什麼用呢?

從那天起,竺可楨決定要戰勝自己病弱的身體。竺可楨給自己製定了鍛煉健身的計劃。還親手寫下“水滴石穿,天就必成”的格言,貼在宿舍最顯眼的地方以鼓勵自己堅持。竺可楨天一亮就起床,跑步,舞劍,做操,用鍛煉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他可不想再繼續受到那些以貌取人的同學的嘲笑了。

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算刮風下雨,竺可楨都沒有中斷自己的鍛煉。由於竺可楨的堅持不懈,他的身體顯然好了很多。自從開始鍛煉之後,就再也沒請過一次病假。

竺可楨憑著自己的勤奮好學,憑著自己頑強的意誌力與精神,堅持不懈地學習,鍛煉,終於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為了國家的棟梁之才。他對我國的氣象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水滴石穿的意思就是,當你認真做一件事,隻要堅持不懈,不放棄,不氣餒,就能達到成功的彼岸。竺可楨就是如此,無論是學習還是鍛煉,或者其他事,這種長此以往的事,很多時候都需要堅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而現在許多小孩,總是缺乏毅力,一件事總是無法堅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也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