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話慢慢說,別亂成一鍋粥
生活中,我們和他人的很多衝突和誤會都是在異常的情緒中產生的。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人們常常不知所措,六神無主,因此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當一個憤怒的人開始辱罵及嘲笑你時,不管是不是公正,你必須記住:如果你也以相同的態度報複,那麼,你的心理成熟程度將被拉到與這個人一樣的水平,因此,這個人實際上已經控製了你。
人類的心理意識與動作速度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心情不舒暢時,動作也會隨之慌亂無章,心情舒暢時,動作就顯得溫順有禮。所以,隻要有意識地使動作緩慢,由動作安撫心理,這樣就可以消除不安,充滿自信。
若對方異常的激憤,不妨處處與他相反,用緩慢的調子使他先放鬆,千萬不要跟著對方的情緒走,否則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我們經常因為遇到突發事件,而引發出失控的情緒,腦子頓時變得一片空白,失去了思考功能。一些優秀的醫生、警察等都會首先安撫他人的情緒。比如你報警的時候,警察都會用從容的態度來對待。反之如果警察用誇張的口氣說:“什麼,失火了?那糟糕了!好的,好的,我馬上來,電話號碼?哦,不!你把地址告訴我……”這樣的話,你的心裏會更加緊張。
在另一方麵,如果你拒絕生氣,維持你對自己的控製,保持冷靜與沉著,那麼,你等於已維持了你所有的正常情緒,因而可經由它們獲得理智。你會讓對方大吃一驚,你所用來報複的武器是他所不熟悉的,因此,你很輕易地就能控製他。
人的情緒往往隻需要幾分鍾甚至幾秒鍾就可以平靜下來。但如果不良情緒不能及時轉移,就會更加強烈。比如,你生氣時,越是想著發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忍無可忍,必須發泄出來。如當你感到怒氣正在上升時,在心裏對自己說:克製,再克製!或者默默地從一數到十。往往隻需十幾秒鍾或幾秒鍾,你的心緒就能夠平靜下來,那時再去處理問題,就不會做出使自己後悔的事了。
在中考第二天,數學考完後,初三一班的班長小尚與鄰班的一個男同學小魏為了一些小事就吵了起來。小魏一氣之下弄壞了小尚的眼鏡,小尚則拿了小魏的眼鏡。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有很多同學來勸說,下午還要考試,雙方讓一步就算了。可是這兩個人都不讓步,並異口同聲地說:“下午不考試了!”
小尚的班主任劉老師這個時候來了,但是劉老師沒有表現出很著急的樣子,相反她很淡定地對這兩個同學說:“如果你們信任老師的話,先把這件事情的始末寫下來,把這個問題交給老師。等考完後,老師一定會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複。眼鏡的問題,我一定會給你們解決的,你們說好嗎?”情緒激動的小尚現在的情緒開始穩定下來。
老師知道,誰對誰錯一時也說不清楚,暫時解決不好兩個人的衝突,即使解決了,也不一定讓雙方都滿意,所以她采用了延遲解決的辦法。先穩定兩個同學的情緒,等考試完了再做決定,那時做出的對某個同學的懲罰也不會影響到考試。
有話慢一點兒說,真的很重要。放慢速度也就等於舒緩了情緒。
2.微笑著對他人說“不”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要拒絕別人的情況,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如何對別人說“不”。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相信,拒絕表示漠不關心,甚至自私,而我們可能害怕令別人灰心,同時也害怕自己被別人討厭,或是損害友情。但是,該拒絕時,你卻答應了別人的要求,你就不感到痛苦嗎?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學會說‘不’吧!那你的生活將會美好得多。”
拒絕怕傷害別人,接受又怕委屈自己,怎麼辦呢?如果你掌握一定的拒絕技巧,讓對方認為拒絕得有理,這樣不但不會得罪對方,還會讓對方尊重你,對你刮目相看。下麵是苗苗姐總結的幾種方法,希望能幫助你學會如何拒絕他人。
第一,堅持原則法。
麵對別人的要求,你如果把自己的“原則”拿出來擋駕,效果也會很不錯。因為你的拒絕說明了你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別人是不會輕易打破你的原則的。比如,有同學邀你去看電影,但是你又不想去,你就可以對他說:“我的作業沒寫完,就不去看電影,這是我一直的原則。”
有一次放學,蔣祺在離家不遠的路口撿到一個黑色手包,裏麵的現金雖然不多,但有好幾張銀行卡,她想失主肯定很著急,於是就在路口邊不遠處等。
不一會兒,果然有個滿頭大汗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詢問誰撿到了他丟的包。蔣祺走過去問他,核對了身份證果然是他丟的,而且錢數也不差,就遞給他說:“嗬嗬,是這個吧,再等一會兒您不來,我就交給警察了。”
中年男子馬上感激地拿出1000元現金說:“好孩子,真感謝你,你知道這個包丟了有多麻煩,這1000元遠遠不夠感謝你的,你一定要拿著啊!”
蔣祺馬上笑嗬嗬地說:“謝謝叔叔的好意,這是我應該做的,這也是我的原則,我可不想自己失去原則。”中年男子豎起大拇指,一個勁兒誇蔣祺。
蔣祺先是禮貌地謝謝失主,然後表明了自己的原則,讓失主除了感激,更多的是讚揚她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