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八節 童年的歡樂(1 / 1)

“有一隻美麗的小蝴蝶,飛在那綠色的山崗上,它那五彩的小翅膀,在陽光下麵閃著光……”

這是一首兒時愛唱的歌曲。唱了多少年記不住了,至今還愛唱,不論是在鬥室臥房,還是在大雅之殿,或者是在曠野高山。每當唱起它,便憶起兒時在青山綠水間追逐小蝴蝶的歡樂情景,勾起童年天真浪漫的幻想。

童年是一幅天真幼稚絢麗爛漫的人生風景畫。騎“馬”,開“車”,“打仗”,捉蟋蟀,捉迷藏,放風箏……每憶及此,雙眸都在閃爍著純真歡樂的光彩。然而,這種歡樂和幸福,在童年時又偏偏感覺不出來,總時常要為一些不值得的事情哭鼻子撅嘴巴,總在盼著快點兒長做大人像叔叔阿姨們那樣駕飛機、開輪船、上前線打仗當英雄什麼的,那才樂死人呢。因此,兒時的歡樂在相當程度上是大人們給強加上的。而人長大了,煩惱多了,才真正體味到這純真爛漫歡樂的分量,且年紀愈大感觸愈深。院內有位退休老媽,專門收集自己及家人童年的相片,閑來細細品賞,樂而不疲,她說此事最開心,乃人生的一門必修之果。美國影片《公民凱恩》中那位主人公、百萬富翁、報業大王凱恩,晚年陷入孤獨憂傷,76歲行將就木時反複念叨這麼一句話:“玫瑰花蕾,玫瑰花蕾……”然後溘然長逝。於是“玫瑰花蕾”便作為一個謎而成為新聞界追逐獵奇的話題。後來,這個謎終於解開了:原來“玫瑰花蕾”是他童年用過的雪橇上所刻下的一個標記,這老頭兒在彌留之際還在追憶著那份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瑰寶——童年的歡樂呢。可以設想,這位孤獨老人在風燭殘年倘若沒有“玫瑰花蕾”作為精神寄托,他或許會更早地辭世或死不瞑目的。

人是感情動物,有喜有笑有怒有罵,有時是“曲水流暢”的歡樂,有時卻是興盡悲來吊古傷今的抑鬱和憂愁。當憂愁襲來之際,何不多一點追憶那早已遠去的童年的歡樂呢?人,往往在這“追憶”中得到歡樂、慰藉和超脫。

(1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