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 治病請名醫藥到病除(1 / 1)

我剛參加工作時,身有不適,認識了湖南省益陽市中醫院的聶長生,那時他已七十高齡,他的臥室兼辦公室,整天門庭若市。求醫者不計其數,且都藥到病除,是真正聞名遐邇的名老中醫。

聶老醫師不僅醫術高明,平易近人,體恤患者,沅江一女孩,被汽車撞傷,肇事司機逃逸,家庭十分困難,父女倆相依為命,靠他人的救濟醫治,就在他這簡陋的臥室裏吃住了一年多。

一新加坡華僑慕名求醫,並合影留念,成為當時媒體追逐的話題。我那時在圖書館無意中看到了一本湖南名老中醫的書,書名現在記不起來了。書中有聶老醫師的小傳,我以此為話題,他才告訴我身世的逸聞,他出生於江西農村,家裏兄妹多,八歲就跟姐姐到湖南藥店裏作學徒——製藥。從識藥、切藥、製藥、撿藥一幹就是二十年,從藥的泡製過程,熟悉了藥的藥理藥性。慢慢背誦湯頭歌訣,向坐店郎中(醫生)偷學治病,吃盡了苦頭,但學到不少知識,三十歲才正式拜師學郎中,當時藥店規矩嚴,學徒沒工資,包攬各種雜活,師父看了病人給他看,然後就開處方了,為什麼要這樣開藥方,師父從來不說,全靠自己琢磨,由於他早已熟悉了治病的湯頭歌訣。憑處方他知道是什麼病,因此練就了望聞問切的過硬本領。後來他隻要病人一進店,就知道得的什麼病用什麼藥。這點我堅信不疑。那時我們學校交通不便,許多村民進城,又不認識醫生,小兒生病十分麻煩,都把病情告訴我,找聶老醫師搞藥,聶老醫師聽了我的講述,就開個處方,到藥店撿藥不超過三角錢,一般藥到病除,鮮有第二次搞藥的,在村民中稱為神醫。

聶老醫師駕鶴西去,我再沒見到有這種高明醫術的中醫了,一次我傷風感冒,到醫院搞藥開了一百多元藥,吃得我眼冒金星。可病沒一點好轉。要是聶老醫師在,一兩塊錢早就解決了問題。我還算幸運,我嬸娘肚子痛,送進醫院,醫生說要做手術方可保住性命,家庭比較困難,東拚西湊才弄到一萬多元錢,可把肚子割開沒發現異常,病沒治好,白挨一刀,花了一萬多元,給她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現在醫患矛盾突出,如果一個醫院有幾個會治病,治得好病的醫生,恐怕就要減少許多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