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婚姻家庭:尋找溫暖幸福的心靈港灣(2)(2 / 3)

7.如果有人恨你,你是否擔心他會傷害你的老公:

A.不是。

B.是。

8.遇到高興的事情,你是否會馬上想到要告訴老公:

A.不是。

B.是。

9.你在傷感時,是不是對周圍的人特別是對老公很敏感?

A.是。

B.不是。

10.你和老公之間產生了矛盾,你會:

A.進一步解釋自己的觀點,幫助他理解。

B.由於生氣而無法解釋。

C.停止解釋,給他考慮的時間,過段時間再談。

評分方法

1.A=2B=1C=0D=1

2.A=2B=0C=0D=0

3.A=2B=0C=2D=2E=2F=4

4.A=2B=1C=0D=0

5.A=1B=2C=0D=0

6.A=0B=0C=1D=2

7.A=0B=2

8.A=0B=2

9.A=0B=2

10.A=1B=2C=0

結果論述

0~5分:偏低型婚姻

你無法把握自己的情感,更搞不懂老公的想法,你們的婚姻難以維持。你最好通過宗教、冥想、運動等方式來調整情緒。此外,應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6~13分:正常型婚姻

在外能夠笑對他人,但回到家裏,你很容易把自己的不快撒在配偶身上。你們的婚姻尚能維持,但建議你應盡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傳達給他,多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著想。

14~17分:偏高型婚姻

你知道怎樣做才能使家庭幸福,但你並不是調解他人情緒的高手。如果你能夠做到先人後己,放眼長遠,你的婚姻會更加美滿。

18~20分:超高型婚姻

你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情感,是天生的樂天派,所以你精神相當健康,你的婚姻滿意度和幸福感一般都會很高,並且婚姻也十分穩定。維持溫馨家庭生活的方法作為職業女性的你,在忙碌工作一天之後,回到家裏,是否希望得到丈夫的關懷。如果你真有意維持這樣一種溫馨的家庭生活的話,那麼你就要做到:

(1)夫妻感情溝通

戀愛期間,每次約會,戀人間總有講不完的話題。即使是女友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男友在一旁也會插上幾句。可結婚3~5年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夫妻在一起時,大部分時間是在沉默中度過的,即使交談幾句,也不會像戀愛期間那樣,有說不完的話題。可作為妻子,總希望丈夫能與自己多說說話。她們希望丈夫能從思想上、感情上了解自己,自己也能了解丈夫,希望丈夫能重視並傾聽她的意見,希望能得到丈夫的鍾愛、支持、諒解和寬容……這些心理既是微妙複雜的,又是合乎情理的。為了滿足這種心理需要,就得加強夫妻之間的思想交流和心理溝通,就得經常借助於語言進行交談。可偏偏大多數丈夫卻不善於這方麵,他們認為已經是老夫老妻了,哪有這麼多話可說的?整天講來講去就那麼幾句,有什麼意思?還有的丈夫認為,對妻子對家庭好不好,從行動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何必非要說出來呢?還有不少男士從小就笨嘴笨舌的,不像女士那樣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結婚數年以後,丈夫的話越來越少了。

事實上,交流感情不僅應該屬於戀愛時期,同樣也是貫穿夫妻白頭到老的一條紐帶。夫妻相愛雖然是出自內心不是口頭上的,但老是埋藏在心底,妻子又怎能了解?有些丈夫不善於表達,或感到勞累沒有時間表達,實際上還是對夫妻思想溝通感情交流認識不夠。丈夫若能真正了解到妻子的心理需求,就會自覺去滿足她,並在滿足妻子的過程中使自己也獲得快樂。

夫妻經常進行思想交流,不僅能滿足彼此的心理需要,還能增加相互了解,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夫妻關係,及時消除誤會,也能防止“第三者”插足。作為妻子來講,對不善交談的丈夫采取嚴厲的或破壞性的態度是不足取的,既不要與丈夫采取對抗態度,也不宜像“祥林嫂”那樣無休止地反複嘮叨,以免使丈夫更加沉默,惜言如金。即使善於交談的人,也並非任何時候都愛說話的;即使不善言談的人,在心情愉快時也是話語較多的,所以,妻子要善於觀察丈夫的心態,善於抓住丈夫開口的機會,引導丈夫講話。

(2)夫妻心理協調

在實際的生活中,有些夫妻經常打打鬧鬧,無一日安寧,可有些夫妻卻甜甜蜜蜜,十分恩愛。這是為什麼呢?病根就在於夫妻之間能否進行心理協調。

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夫妻之間也不例外。事實上,即使是恩愛夫妻,有時難免也會產生相反意見,發生心理離異。如果能及時妥善處理,便會很快彈出悅耳動聽的“家庭幸福曲”;相反,如果處理欠妥,就會發生心理離異,甚至導致家庭解體,夫妻感情破裂。誰都希望家庭能和睦,夫妻恩愛白頭偕老,那麼,夫妻之間如果一旦產生了矛盾,發生了心理離異以後,又有什麼辦法促使離異的心理轉化,重新取得協調呢?下麵一些方法,可供參考:

態度遷移法

夫妻中的一方主動改變心理狀態,並表現出來,以觸動、感化對方的心理,使另一方的態度也隨之產生心理效應。例如,一方主動向對方打招呼,通過自己的言語、舉動、麵部表情、姿勢和語調等等,讓對方去辨認,覺察自己的心情和領會言外之意,從而取得重新和解。隻要一方能真正動之以情,待之以誠,見之以行,曉之以理,便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這裏,一定要克服“大丈夫主義”或“一定要你先認錯”的錯誤觀念。希望能得到對方的溫存和體諒,是夫妻雙方的共同心理,也是取得心理協調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