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讓氣質成為導演人生的技巧(4)(1 / 2)

對於大學裏的經濟學教程,巴菲特更是嗤之以鼻。他認為那些學問實在是太高深了,以至於變得毫無用處。因為簡單的行為在實際操作中顯然更為有效。

當然,巴菲特是有資格說這樣的話的。

他從11歲開始購買股票,幾十年下來,他成了一個超級富豪,這是最有說服力的。

“當適當的氣質與適當的智力結構相結合時,你就會獲得理性的行為。”

正是這一點,使巴菲特獲得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輝煌成功。

而他在工作上的瘋狂勁頭也是舉世聞名的。

僅舉一個例子就可以充分說明了。

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回憶起他童年時的生活時說,他記得他的父親巴菲特從沒有為自己家的花園除過草,也從沒有幹過別的父親通常都會幹的家務活。

小時候他對此很不解,覺得自己的父親跟別人的不一樣,因此而無法原諒他的父親。

長大後,他才意識到,父親之所以這樣,實在是因為太忙了。

他根本就沒有時間。

小巴菲特為此動情地說:“當我理解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後,我就開始為我父親感到驕傲了。”

像巴菲特這種有著偏執氣質的人,一般來說在生活中往往會表現得讓人感到古怪,甚至難以理喻。

因為生活中我們也會常常碰到某種氣質偏執的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些“瘋狂的怪物”,實在不討人喜歡。

比如說希特勒,這個人類曆史上罕見的大惡魔,就是一個氣質偏執的人,為了追求他心目中的“理想國”,不惜發動世界大戰,屠殺幹百萬手無寸鐵的猶太人,罪惡累累,罄竹難書。

像這樣的一個人,在生活中又如何呢?

根據已有的史料記載,希特勒在生活中完全是個不正常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個瘋子。僅瘋子這一稱呼就足夠了。一個瘋子的氣質當然是令人無法忍受的。

文學作品中也不乏這樣的氣質偏執令人無法忍受的典型人物,如巴爾紮克筆下的歐也尼·葛朗台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葛朗台老先生是個大富翁,當然,他的錢肯定比不上巴菲特,不過,他的確是個富翁,而且,還是個一毛不拔的極其自私冷酷的富翁。他顯然也是一個氣質偏執的人,但卻偏執得讓人想殺了他。在生活中,他除了錢以外,什麼都沒有,就連條狗都不願意和他交朋友。

但巴菲特絕對不是這一路人。

他不僅擁有成功的事業,天文數字般的巨額財富,響遍全球的聲譽,而且還擁有數不清的朋友及合作者,幸福的家庭,充滿生活氣息的業餘愛好,以及樂觀開朗的天性。

他的女兒是這麼談論她父親的:“多年來,我一直都不知道我父親在忙些什麼。念書時,同學們問我,我就告訴他們我父親是個證券分析家,而同學們則認為他是個檢查警報係統的工程師。

“當然,現在我已經了解他是在幹什麼了。但他一點都沒變,他感到最開心的事就是和我們談話,他有一肚子說不完的有趣故事。他還喜歡和我們一起在房間裏玩橋牌及別的遊戲。為了贏我們,他偶爾還會作弊。但他從不在生意上作弊: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他作生意比玩遊戲更在行的緣故吧。

“他的事業就像是一場規模龐大的遊戲,錢對他而言,不過是勝利的標誌。他從不奢侈浪費。他自己開車,衣服穿到破了為止。

“有很多人都想當然地認為,像我父親這樣的一個人,肯定是個不太正常的人。對此,我沒有太多的話可以說。我唯一想說的就是,我父親和你的父親一樣。”

巴菲特有三個子女,小兒子彼得·巴菲特是個成功的音樂家。他曾為《紅字》《與狼共舞》等好萊塢經典影片作過二十多首曲子。

談到他父親時,他充滿深情地說道:“我父親現在的確是個舉世矚目的人物,但從本質上與我小時候的父親一樣。他會笑眯眯地問我,給《與狼共舞》這樣的影片譜曲能得到什麼報酬?

我就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訴他。他聽了後就很開心,驚歎道,啊,那可有很多錢哪!我想,正是我父親這種毫不做作的品性使他贏得了廣泛的尊重。他是一個帶著對別人的尊重來真誠地、安安靜靜地做事的人。我父親說錢並不重要,而我認為事實恰恰相反。我並不是說他熱衷於金錢,而是指金錢證明了他是一個成功者,一個勝利者。”

巴菲特雖然富可敵國,但他對子女的教育卻是極其成功的。

他的三個子女都很獨立,在社會上自食其力地謀生,從未過過富家子弟的奢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