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風起兮(1 / 3)

第二天早上,呂布早早的就起來了,洗漱一通後推開客房的百葉木窗,聽見窗外傳來些許嘈雜的聲響。抬眼看去街上官衙府前的公示文板前圍著密密麻麻的人群。曆來官衙府前便是一個熱鬧的地方,但凡是觸犯大漢七十二戒律的平民都會一律公示在這塊鑲金大板上。漢製沿襲秦朝,地分九州,州分群縣,縣分亭伍。軍製也大體與秦朝相似。軍工農醫百工但有貢獻,也一律褒獎。因此,這塊板上記載著大多的大漢天下的功過是非。

隻見一位身披蓑衣笠帽的農家漢子放下手裏滿滿一筐的鱸魚,推開身邊的人,湊到此刻正在府前喧嘩的人群中去,喊道“有沒有識字的啊,出來給大家夥念一念這上麵寫的什麼玩意兒唄”

人群中,有一長衫白衣者悠然念道“吾大漢靈帝龍神之體,承天因詔曰:自朕即位登基以來,晝興夜寐,唯恐天下不安,四海不平。每念及昔日先帝高祖,常常嗟呼哀歎吾所不能及。今北疆胡人,南域蠻荒,西狄東戎亂我國土疆域。我華夏熱血男兒皆應振臂而揮之,舉旗而應之,方能重整我大漢國威。朕誠盼吾大漢子民能夠請纓為國出戰敵寇,揚我大漢之浩浩國威,驅盡北疆韃虜。永泰九年十月宣。”

長衫老者念完,當下就淚流滿麵,大呼道“大家快來看吶,我大漢天下有救啦,天子終於清醒過來了。大漢有救了,百姓有救了。”隻見他立在那裏像一樁木頭一樣,呆呆的矗立著。

周圍的人們聽完老者念完的這些話,當即就湊在老者的身邊潸然淚下,老人女子都嗚嗚地哭出聲來,漢子們不忍看到這樣的情景也都紛紛轉過身去,孩子們看見大人們的眼淚不知道是什麼情況也揉著眼睛有模有樣的哭了出來。老人婦女孩子漢子的哭聲融彙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悲情。這種哭聲夾雜著女人們的抽泣,孩子們的哭啼,老人們的哀嚎,漢子們的默言。這些聲音訴說著他們這些年來所經曆的所有苦難。

要說這些年啊,大旱數月,洪澇不斷。大漢官員們不但沒有給百姓們開倉放糧,反而更變本加厲的向百姓增加賦稅。百姓們自是苦不堪言,卻又敢怒而不敢言。這些年來啊,百姓飽受邊境戰爭苦難的折磨,他們厭倦了一切,壓抑了太久。他們不敢在夜裏啼哭,女人們隻顧在被光線照的黑白分明的茅屋裏埋頭織布做飯,老人們來往於田間縱橫的小路挑水端飯。而漢子們用他們的汗水澆灌著腳下幹涸開裂的土地,偶爾眯著眼睛看看頭頂的天空,陽光耀的刺眼,又低下頭默默地耕耘著幹田。他們從來都不曾抱怨過什麼,也從來都不曾要求過什麼。他們隻是承受著一些。

蒼生不朽,百姓黎民飽受著種種苦難,他們所有的壓抑卻因為自己本身的懦弱而不能揮散。他們找不到一條解救自我的路因而無法擺脫。因此他們將所有的希望寄托於能者,能夠解救他們於水火的一位英雄,他們渴望被解救,這個時代在等待著,等待著英雄能者的誕生和到來。當夜幕降臨,當黑暗籠罩,也就是黎民誕生之時,黑暗盡頭,是永恒的光明。也許光明很遠,但他終究會來,然後驅盡所有的黑暗,照耀大地。

洛陽城外,一處荒僻山頭,草木不生,一副衰敗不堪的景象。已是夕陽西下,紫紅色的雲朵燒紅了半邊天,但是在這座無名山上卻是陰霾一片,黑壓壓的凝重,不時還伴著黑鴉嘈雜的哀叫聲。枯藤老樹裂開了樹皮,片葉不生的枝頭上停著不詳的黑鴉更添幾分肅殺之意。

無名山上,一襲青衣滿頭白發的老者負手而立,單手輕撫長須,輕歎一聲沉吟道:“蒼天已逝,又有誰能夠重新建立這亂世的新秩序呢。正邪兩立,邪道呼之欲出,正道又能否力挽狂瀾呢?”老者也隻是感概罷了,畢竟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此時,呂布搖醒了還在床上熟睡的秦明,大聲說“喂,小子,快起來,你看看發生什麼了。”

秦明迷糊著嘟囔道“吵什麼啊,讓我再睡會”

呂布見狀便說“那你躺著好了,我去城裏轉轉,城裏的好玩物什玩意可是多著呢”

秦明急了,立馬從床上竄起來,連忙說“呂布大哥等等我,我這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