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在一旁看著林海有了分辨,也不在意了,知道林海已經找到凶手了,剩下的事就不是自己該管的了,黛玉對著下人一頓敲打,待下人都散了,林海看著黛玉,眼中似乎滿是掙紮,最後下定決心,對著黛玉緩緩道:“玉兒,這次的事你也看到了,是爹爹不好,沒能好好保護你們姐弟,叫你們受苦了。”
黛玉看著林海自責的眼神,撒嬌道:“爹爹可是世上最好的爹爹了,這次是玉兒管家疏忽了,沒有早早發現,關爹爹什麼事呢。”
林海摟著黛玉,慈愛的道:“爹爹知道玉兒懂事,隻是這件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奴才的問題了,玉兒還小,不懂那些,江南已經不安穩了,爹爹不能叫你們冒險。”
聽著林海自言自語的話,黛玉心中有幾分明白了,看來這次的事是林海在政務上得罪了人,那些人打擊報複了,還未想完,隻聽林海又道:“你外祖母前幾日又來了信,要接你們姐弟過去住,這次等皓瑜的身子好些了,你們就去京城吧。”
黛玉一聽這話,忙抱著林海的胳膊道:“爹爹,玉兒不去,玉兒和皓瑜若是去了,家裏隻剩下爹爹一個人,玉兒舍不得爹爹。”其實黛玉是害怕,害怕和書中一樣,這一去,再回來的時候便是生離死別了,對林海,黛玉看的比任何人任何事都要重要。
林海看著黛玉蘊滿淚水的眼睛,也是萬分不舍,可是自己怎麼能看著兩個孩子處身危險之中呢,林海聞言哄著黛玉道:“乖女兒,爹爹自然也舍不得你們,隻是爹爹現在越發忙了,總是看顧不到你們,你和皓瑜去了外祖母家,爹爹才能放心的做事啊,再說你外祖母家有幾個和你年齡相仿的姐妹,你們去了也能互相作伴,豈不是很好?”
黛玉知道林海這是有主意了,自己再怎麼說都沒用了,不禁滾下淚來,抱著林海哭個不住。
知道了皓瑜中毒的首尾,康熙很是震怒,一個小小的鹽商就敢對著朝廷大臣下手,真是沒王法了!康熙爺辦事很有效率,沒幾日,那聶家就在揚州城裏消失了,幹幹淨淨,倒是發配到蒙古塔的囚犯多了幾十人。
聽到黛玉和皓瑜要進京的事,十三最高興了,對著康熙撒嬌:“阿瑪,你看玉兒妹妹和皓瑜兩個小孩子獨自進京多不安全啊,我們反正過幾日就要回去了,帶著他們豈不是很好?”
康熙聽著這話很有道理,“十三說的很對,林海啊,就讓我帶著他們進京吧,一路上你也不擔心了,如何?”
對著康熙的話,林海心中暗自嘀咕,跟著你進京路上才不安全好不好。可是黛玉和皓瑜還不知道康熙的身份呢,想到這林海道:“三爺的好意,林海心領了,隻是小女和犬子年幼不知事,要是衝撞了三爺可就不好了,還是算了吧。”
胤禛,胤祥和胤禎聽著林海的話,心都吊到了嗓子眼,林海又不是不知道康熙的身份,居然敢拒絕?
康熙並不生氣,笑道:“我看你家那個女娃聰明的很,未必不知道朕的身份,再說了,朕可是十分喜歡他們的,哪裏有那麼多規矩?”其實康熙是看著黛玉對著林海撒嬌十分羨慕,自己的格格們都是規規矩矩的,哪裏會蜷在自己的懷裏撒嬌呢?隻有十四敢在自己麵前撒嬌弄癡,這也是自己寵愛十四的原因了。
林海還能說什麼呢,隻得同意了。
聽到這裏,十四隻能在心裏感歎一聲,林妹妹還是要進京啊,不過能和林妹妹朝夕相處還是很令人激動的,這個丫頭倒是很有趣,這一路上自己不會無聊了。
康熙在林家住了幾天便離開了,黛玉也從林海口中證實了自己的想法,果然是千古一帝,對著要和康熙一起回京,黛玉覺得很鬱悶,康熙不錯,不代表自己喜歡隨駕左右,被帝王喜歡或是厭棄都不是一件好事啊。
皓瑜恢複的挺快,半個月就沒事了,隻是黛玉不敢大意,每天都盯著皓瑜喝藥調理,眼看著南巡的康熙要回鑾了,林海隻得把兒子女兒送走了。
黛玉走的很不放心,家裏的事陳姨娘管得很好,所以黛玉當著府裏的人說了,以後家裏的事情全交給陳姨娘管,黛玉之所以放心陳姨娘,一是沒有辦法,二來,陳姨娘是真心愛著自己爹爹的,所以黛玉再三叮囑陳姨娘,每隔十天便要給自己寫信說說林海的身體情況,以及監督林海執行條約。陳姨娘是個聰明的,知道林海心疼女兒,自己聽黛玉的話就對了。
為了送走女兒,林海可是簽訂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比如每天看公文不能超過四個時辰,還要喝牛奶等等,林海真覺得滿頭黑線,自己一個幾十歲的人還要聽女兒的話,可是那是自己的女兒嘛,沒什麼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