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雪47(1 / 2)

真實人生

一個冬夜,加班回到家,看到鍋裏留著的一碗麵條,捧起來就吃。邊吃邊想著真實人生中的點點滴滴,便覺得這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來之不易。

多年生活磨礪之後,我更樂於享受那些水到渠成、不用掙紮也無須爭取的愛與感情。有時候,靜下來,喜歡看著自己的小屋。屋內的一切無不是我精打細算的,無不是簡單明亮的,就像我現在的感情和生活,簡約而單純,節製而內斂。

年輕時,特喜歡讀書。現在我終於有了一麵牆和滿滿幾書櫃的書,但是,我卻很少去碰它們了。我到書市,大多是去給兒子買複習資料。《追憶似水流年》已經擺了很多年了,我都沒有看完,也不可能去看。因為我要加班,趕領導臨時布置的稿件,老老實實、勤勤懇懇把自己吃飯的“碗”捧好;因為我要和家人放鬆一起看看青山綠水;因為我要出去,和同事、朋友吃飯聊天……

沒有時間、忙,幾乎成了現在過日子最大的感受。好在父母親身體健康,不僅不需要我分心,而且還能替我照顧孩子。兄弟姐妹生活都很好,工作很努力。一切很順心,可我總是常常有一種被壓得透不過氣來的責任感。一是怕培養不出一個好孩子。孩子正在上小學打基礎的時候,好的學習習慣將影響他的一生,自然很重要。二是怕工作出錯。好在我的工作環境不錯,周圍的領導和同事都能夠幫助我,指點我,促使我不斷進步和完善。

有些錯誤是無法彌補的,有些內疚是要一輩子承受的。所以,隻能勤奮、務實地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不斷地向自己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力求做到完美。這不是說,我有多麼崇高,這是保全自己飯碗必須盡的本分。

我有一個同學,十年前被分在一家企業子弟小學。她性格內向,不願做走到台前的教師,寧願從事學校圖書資料保管工作。後來因為企業重組改製,企業學校將移交社會,她不得不麵臨挑戰,走到講台前。最觸動她的一件事是新學期新生入學,很多家長開始找人,到他們覺得好的老師班上,很少有人找到她的班,畢竟她還沒有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完整地帶過一屆,讓家長相信很不容易。與此同時,分到她班上的生源也相對差些,她教起來更累。但她也隻有硬著頭皮,咬著牙幹。大家說她“敬業”。她說,沒有辦法,沒有退路,敬業是“逼”出來的。後來,看著班上孩子一點點進步,她漸漸從中感到了樂趣和滿足。

以前有很多幻想,現在才覺得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日子最踏實,哪怕這種日子特平凡、特俗、特瑣碎,可它是自己能夠把握的,也就覺得這樣的日子很可愛、很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