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村有個小夥子叫康小民,父親早亡,家裏隻他跟老媽娘倆過日子。小民漸漸長大成人,就在城裏處了一位姑娘叫小孫。小孫有一次到小康家串門時,為一句沒用的閑話,卻跟康小民的老媽說僵了,小孫就嫌小民不幫她爭個理兒,倆人的關係產生了危機。小民見要丟掉心愛的戀人,就抱怨他媽:“您這麼一把年紀,跟個年輕人一般見識幹什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就過去了嗎。”老太太來了強脾氣:“這是什麼話?她那麼任性,我兒子將來要受多少氣呢。你娶這樣的媳婦,我死了也閉不上眼。”小民見老太太不讓步,也來了氣:“我是個大人,受不受氣的,難道要您關懷到老?管得也太寬了。”一賭氣,離家出走,到外地打工。
康小民四處遊蕩,最後來到長白山下落了腳。這裏有一個林業局辦的療養院,院裏建了一座小型公園,已經承包給一位個體戶經營。新老板為了提高公園效益,特意從南方買回幾隻猴子,他見康小民老實厚道,就雇他當了猴子飼養員。小民感謝老板的信任,對猴子飼養得特別精心,沒多久,他就和猴子們產生了一種十分親密的關係。每當他進到籠子裏送食送水或者打掃衛生時,那猴子們便圍上來又跳又叫,跟他親熱得不得了;遇上猴子們咬起架來,無論多凶,隻要他進到籠子裏嗬斥一嗓子,它們立刻服服帖帖,安靜下來。都說猴子願意翻臉,可是康小民飼養的猴子從來沒有跟主人鬧過不愉快。總之對於小民,現在讓他離開這群猴子,那是無論如何舍不得。
轉眼過了1年。猴子中有隻叫喃喃的母猴生了隻小崽兒。康小民這份高興啊,跑裏跑外地侍候那娘兒倆,連其他工友們戲罵他喜得貴子都不在乎,猴子的確成了他的命。
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那隻小猴生下來5天頭上,突然生了病,渾身抽搐,吱吱尖叫,給奶也不吃。康小民急得團團轉,跑出好幾十裏請來獸醫,打針灌藥,甚至給大夫作過揖,然而,小猴崽兒還是沒救過來,死了。
康小民心疼得哭了一場。痛過之後,他想,把小猴的屍體抱出去埋掉吧。誰知道他一拎小猴的屍體,猛聽到一聲尖叫,那母猴喃喃撲上前來,劈手奪下它的孩子,又舔又摸,然後,摟在懷裏讓它吃奶;見猴崽兒不吃,它難過得嗚嗚直叫,一雙淚眼可憐巴巴地望著康小民,似在求他別奪走它的孩子。小民有什麼辦法呢,他隻能比劃著告訴母猴,小崽活不了啦,必須扔掉。可畜生怎麼會理解人的語言呢,它仍然隻是上上下下地蹦,一遍又一遍地嚐試著讓它的孩子吃奶。這時,就連康小民也不敢接近它了,喃喃懷疑主人要搶走它的孩子,對他也是又抓又咬……
就這樣,那可憐的母猴兒,一直愛不釋手地摟著它的孩子,不吃不喝;誰遠遠地看一眼,它都以為要暗算它的孩子,不是咬就是躲……到了第6天,它摟著已經發臭的猴崽的屍體,悲慘而疲倦地死去了。
母猴死後,康小民放聲大哭,把這母子倆用舊衣服包著,埋在山坡上。他找到老板,要求辭職回家。
老板說:“猴子的死,沒有你一點責任,相反,我看出了你對事業的敬業精神。你放心,我不但不會趕你走,還要給你漲工資。”
“不是這麼回事。”康小民講了他離家出走的原因,“老板,我從這隻猴子母親身上,想到了我的老媽。我小時候多病,幸虧我媽求醫討藥、擔驚受怕地讓我活下來並且長大成人,我媽不到40歲就守寡,容易嗎?她老人家為我操了多少心!我得怎樣做才能對得住母親呀,可是我的對象為一句閑話頂我媽,這本身就是對她的不尊重。媽頂撞她是為我日後的幸福擔心,而我卻認為她多事,竟扔下她出走,我還是個人嗎?老板,您給我多少工錢我也不幹了,不回家孝敬老媽,我連猴子都對不起呀。”
老板聽了康小民的話,呆了好半天,才說:“兄弟,既然這樣,我也不攔你。但是你我兄弟一場,分手在眼前,能不能再留一個星期,咱們好生親熱親熱?”小民感謝老板一片真情,也就應承下來。
到第七天頭上,老板對康小民說:“我讓你看一個熟人。”說著撥通一個電話。不大工夫,隻聽汽車喇叭響,小民出去看時,見院裏的司機從車上攙下來一位頭發斑白的老太太,原來竟是被他扔在家裏的老媽。這才知道,老板留住自己,他已悄悄派人把老人家接了來。老板對小民說:“好兄弟,謝謝你教育了我。我母親活著的時候,我對她不好,就是看不慣她那嘮叨。聽了你的話,真後悔呀,而我再沒有補償的機會了,直到死也得留下不盡的遺憾。現在把你的母親接來,是想求你,能不能將母愛勻給我一半,讓我也盡盡孝道,算是一種寄托。”
直到今天,康小民還與老板時常去給喃喃上墳,他們敬重的是偉大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