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由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
小光告訴他,他在全班學習總是第一名,老師不敢排列名次,可他回回考雙百呀,那還能假?同學們經常捐助他文具,他可不想拖累大家,錢是血汗來的,他深有體會。
如此優秀的孩子得不到幫助,還拜什麼佛!盧光由拉著小光下山:“孩子,伯伯的兒子在外國讀書,而你連鉛筆都沒有,這太不公平了。馬上帶我找你們的老師去。”
小光沒有說謊。老師證實,他確實是個品嚐兼優的學生,可憐落在個窮家裏。老師有心幫忙,不過,學校師資不理想,有能力的都擇了校,剩下的學生全是相對家庭困難的孩子,她手大捂不過天來呀。真擔心小光有朝一日堅持不下去。
盧光由遞上自己的名片:“學校明天上課,我過去一趟,不但小光,你校其他有困難的孩子,我都免費供給文具。”
從老師家出來,盧光由心頭亮堂起來:別看老子瀕臨破產,可有骨氣,有愛心。他再次跑回醫院,見趙秀芝已經安靜下來:“老伴,我擅自做了個決定,實在沒來得及跟你商量。”
說得趙秀芝一下子笑出了鼻涕泡:“死樣兒,誰是你老伴,我答應了嗎?”
盧光由一口氣說完事情的經過,趙秀芝眼裏也滾落下淚水:“老盧,你吃虧就吃虧在心太善良。咱趕緊把手續辦了吧,別人拖累你,我可不想喪良心。”
“你罵我‘死樣兒’,就表明你接納我了。想耍賴,沒門兒。”麵對老盧的一片赤誠,趙秀芝再也控製不住感情,夫妻倆抱頭痛哭。
第二天,按照夫妻倆商量的結果,盧光由如約去了學校,當場表態,隻要廠子存活一天,他一定包下學校學生的文具,並且承擔小光包括校服在內的所有雜費。校長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握住盧老板的手搖了半天,才想起安排總務主任找車,跟盧廠長拉文具去。
老盧帶車來到廠子,辦公室裏坐著本市晚報情感傾訴欄目首席記者高芳。高記者遞給他一張當天的報紙,那上麵寫了她昨天采寫的報道,內容是盧光由患難關頭不棄病妻的事,當年夫妻倆相濡以沫的許多細節,寫得相當感人。原來,競爭對手們見老盧內外交困,決定加把勁鏟除這個對手,就把他們夫妻倆鬧內訌的信息透露給了高芳,高記者追到病房,歪打正著,從趙秀芝嘴裏挖到了絕好的素材。一見老盧在這種境況下還想著幫助貧困孩子,高記者立即采訪了校長、老師和苦孩子小光,第二天,一篇《瀕臨破產老板,奉獻愛心文具》的文章登在了同城數家報紙的顯著位置。
麵對這些為他唱讚歌的報紙,盧老板哭笑不得,馬上倒閉的廠子,真不如省點版麵宣傳宣傳那些需要的。正想著,窗玻璃上貼著好幾張臉,那是前幾天跳了槽的技工。老盧拉開門:“不是說好了嗎,我砸鍋賣鐵也欠不下你們那點工資,可總得給點時間吧,這病床上還躺著個人呢。”
“盧總。”為首的袁工不好意思地說,“不是討工錢,我們是回來上班的。”
“走,愛哪去哪去,別拿我開心。”
袁工向老盧做了檢討。原來這幾位讀了報紙上的文章,深受感動,跟老盧做了這麼多年,沒想到這人居然如此善良,這樣的老板要是錯過,那才是悔恨終生。於是大家商定,不計較報酬,回來與盧總共渡難關。
老盧感動得熱淚盈眶。安排好大夥,他急匆匆回家,想做點可口的給秀芝送去,目前的經濟條件,隻能自己動手了。打開門,讓他大吃一驚,秀芝已經躺在床上掛吊瓶了!
“誰讓你出院的?你這是拿健康開玩笑!”老盧一股火又湧了上來,經過離婚的風波,這女人咋還改不了任性。
“老盧啊,先別發火,聽我慢慢道來。”
趙秀芝說,她自己清楚,這傷筋動骨的事,隻能休養,家中的條件比醫院要好得多,沒必要浪費那冤枉錢。“老盧,高記者幫咱們注冊了商標,等待期間,咱明天生產的產品,可以預先使用‘愛心文具’的商標了。”
敢情是記者高芳看準了盧家夫婦確有素材可挖,決定把文章發在中國最大的社科雜誌上,作為回報,她幫忙注冊了“愛心文具”這個商標。
盧光由的愛心行動傳遍了大街小巷,所有的學生以使用愛心文具為時尚,一年後,愛心文具風靡全城。盧光由在兼並了好幾家瀕臨倒閉的同行後,決定把視野擴向更遠。助手們建議,目前商家多信財神,有的在院子裏鑄造了巨型財神塑像,咱公司如此風光,是不是也塑一座?盧光由搖搖頭:“有那些財力、精力,我哪趕上獻點愛心?人每做一件事,都有神靈瞅著呢,這個神靈就是老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