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村有這麼四家窮鄰居,相處得十分親密。
大年三十,光棍漢趙驢子扛活回來,沒分到工錢,隻揣得二斤白麵和一點肉餡。剛要包餃子接年,心裏突然一動,我好歹是個大小夥子,往後的日子長著呢,隔院劉大爺老兩口無兒無女,今年又是災年,他們拿什麼買麵割肉包餃子呢?我少吃一頓算個啥哩。他就著涼水吃上幾個冷地瓜,繞屋子跑了九十六圈兒,造得滿頭汗,裝出精神飽滿的樣子,提上麵和餡兒,來到劉大爺家:“我吃飽了才想起您二老,管它夠不夠,大家擠巴著將年過去,明年會好起來的。”
想不收?那驢脾氣他能答應?送走趙驢子,劉家老兩口商量,咱沒病,吃什麼還不是照樣過年?隔院他張二哥家媳婦還長著病呢,把餃子讓給他家過個樂嗬年吧。老兩口把餃子料送到了張二哥家。
張二嫂也是個好心人,她說:“我這點病算得了什麼?好歹還有個男人守著,知冷知熱的。瞧隔院李三妹多可憐,她男人做買賣一年了,也沒個信,一個女人帶著個三歲的孩子,這年咋過?有餃子也得先讓給她娘兒倆吃。”於是,也撒謊說是吃飽喝足了,其實是餓著肚皮硬充。李三妹的孩子也生病,正夢著餃子饞醒了哭鬧呢,見到送來的餃子料,立刻就下地,又是秧歌又是戲,張二哥兩口子看了,比真的吃了餃子還舒服。
李三妹包好餃子,孩子吃了個飽,她心裏有數呀,這點玩意兒都是鄰居們打牙縫裏省出來的,現在該送給誰吃才是呢?正巧,她男人在遠方發了財,還買回不少魚、肉、白麵等年貨,用牲口馱著,下半夜才趕了回來。他準備在這兒過最後一個年,就接媳婦兒子搬去城裏享福。聽到媳婦說了這頓餃子的來曆,男人的眼淚立刻就下來了:“媳婦,現在是大年初一啦,咱得重新補上昨天漏掉的那個年。你馬上跟我去挨家請,都請到咱家來團聚。攤上這樣的好鄰居,我若是再想搬走,那才是錯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