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慶典演講——舌燦蓮花增光添彩(1)(3 / 3)

我懷著喜悅看到未來的種種吉兆,它們已經透過詩歌和藝術、哲學和科學、教會和政府閃現出來。

這些征兆之一就是所謂國家最低層的階級已通過運動提升了地位,這運動也同時令文學呈現出值得注意和良好的態勢。人們著意發掘並譜寫成詩的,不是崇高優美的陽春白雪,而是發生在身旁的、卑微而平凡的事物。那些為束裝遠遊、寄情異國的人踩在腳下不屑一顧的事物,忽然被人發現其實遠比一切外國事物更絢爛多彩。窮人的文學、童稚的感情、街頭的哲學、家庭生活的意義,都是當代的題材。這是一個躍進。生命的暖流已經流入手指腳尖,身體四肢都已活躍起來,這難道不是一種新的活力跡象嗎?我不奢求偉大的、遙遠的、浪漫的事物,不追求意大利或阿拉伯的成就,不追求希臘的藝術或普羅旺斯的吟遊詩歌;我擁抱平凡,我要探索人所共知的平凡低下的事物。你們盡可占有古代和未來的世界,讓我洞察今天的生活吧。我們要從哪裏去真正了解意義呢?那就是從桶中飯菜、鍋裏牛奶、街頭小調、馬路新聞、目光一閃、身材形體、走路姿態——把這些微末瑣事的終極道理寫出來,把隱藏於其中最崇高的精神因素寫出來吧,因為最崇高的東西往往隱藏在自然界最偏遠最微末的地方。讓我看到每件日常瑣事都直接聯係著一條永恒的法則。一間店鋪、一把犁耙和一本帳薄同樣會引起光波蕩漾,值得詩人謳歌,這樣,世界就不再是一間堆滿零亂雜物、死氣沉沉的陋室,卻是井然有序。世界無所謂瑣事細節,也無所謂疑案難題,最高的與最低的天地萬物聯成一體,有著同一的生命設計。

哥爾德斯密斯、彭斯、柯珀以及近代的歌德、華滋華斯、卡萊爾等的天才,就是由上述觀念激發出來的。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遵循上述觀念,各取得不同成就。同他們的著作相比,蒲柏、約翰遜和吉本的文體顯得冷冰冰地帶學究氣。而他們的著作卻都是熱血沸騰的。人們驚異地發現,身邊的事物並不見得不如遠處的美麗與新奇。近的事物解釋遙遠的事物。一滴水就是一個小小的海洋。一個人聯係整個自然界。從平凡事物中感受價值,可以結出累累碩果。

◎說明提示:

本文是愛默生1837年8月31日在美國大學優秀生全國聯誼會上的講話。

愛默生,美國詩人、散文家和演說家。

國慶60周年講話(胡錦濤)

國慶60周年講話

胡錦濤

2009年10月1日

全國同胞們,同誌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隆重集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在這個喜慶而又莊嚴的時刻,全國各族人民都為偉大祖國的發展進步感到無比自豪,都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在這裏,我代表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和中央軍委,向一切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勳的革命先輩和烈士們,表示深切的懷念!向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愛國同胞,致以熱烈的祝賀!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發展的各國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6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近代以來100多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主席在這裏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曆史的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曆史新紀元。

60年來,在以毛澤東同誌、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黨中央領導下,勤勞智慧的我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鬥,戰勝各種艱難曲折和風險考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自強不息的壯麗凱歌。今天,一個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新中國60年的發展進步充分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設好自己的國家,也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們將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麵貫徹執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推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我們將堅定不移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而奮鬥。

我們將堅定不移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要發揚光榮傳統,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使命,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為維護世界和平再立新功。

曆史啟示我們,前進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掌握了自己命運、團結起來的人民必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創造曆史偉業。

展望未來,中國的發展前景無限美好。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繼續朝著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繼續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奮鬥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

偉大的中國人民萬歲!

◎說明提示:

2009年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萬軍民以盛大的國慶閱兵儀式和群眾遊行歡慶新中國60華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檢閱受閱部隊後,在天安門城樓上發表講話。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出席大會。

在上海世博會歡迎晚宴上的祝辭(胡錦濤)

歡聚世博盛會,共創美好未來

——在上海世博會歡迎晚宴上的祝酒辭

胡錦濤

2010年4月30日 上海

尊敬的國際展覽局藍峰主席、洛塞泰斯秘書長,尊敬的各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長和王室代表,尊敬的各位國際組織代表,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晚,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將隆重開幕。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各位嘉賓蒞臨上海世博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對給予上海世博會真誠幫助和大力支持的各國政府和人民,對國際展覽局和有關國際組織,對所有為上海世博會作出貢獻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世博會是薈萃人類文明成果的盛會,也是世界各國人民共享歡樂和友誼的聚會。誕生159年來,世博會把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彙聚在一起,溝通心靈,增進友誼,加強合作,共謀發展。世博會給國際社會留下了追求進步、崇尚創新、開放共榮、倡導和諧的寶貴精神財富,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發揮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冊類世博會。這是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上海世博會將向世界展示一個擁有5000多年文明曆史、正在改革開放中快速發展變化的中國,搭起中國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同世界交流合作的橋梁。上海世博會更屬於世界,未來6個月,世界各國各地區將以世博會為平台,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發展經驗、傳播先進城市理念,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為新世紀人類的居住、生活、工作探索嶄新的模式。我相信,上海世博會將書寫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交流互鑒的新篇章,也將書寫人類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8年來,中國政府和人民懷著高度熱忱,舉全國之力,集世界智慧,全力籌辦上海世博會。現在,上海世博會即將呈現在我們麵前。我相信,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世界各國人民一定能夠共享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盛會。我也相信,隻要我們繼承並不斷創新世博會給我們帶來的寶貴文明成果和精神財富,我們生活的城市一定會更加美麗,我們共同擁有的地球家園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加光明。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人民正在滿懷信心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既要不斷創造13億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又要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現在,我提議:

為舉辦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

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和友誼,

為各位嘉賓和家人身體健康,

幹杯!

◎說明提示:

2010年4月30日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宴會,歡迎前來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的貴賓。以上是胡錦濤主席的祝酒辭。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2010),是第41屆世界博覽會。於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在中國上海市舉行。此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為主題,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

在香港回歸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講話(胡錦濤)

在香港回歸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講話

胡錦濤

2007年7月1日

同胞們,朋友們,十年前的今天,中英兩國政府舉行了香港交接儀式,中國政府莊嚴宣告,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香港回歸祖國,實現了包括廣大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百年宿願,是標明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在這裏隆重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央政府和全國各族人民向全體香港市民致以誠摯的問候!向剛剛宣誓就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先生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表示熱烈地祝賀!

我相信新一屆特區政府一定能夠總結經驗,繼往開來,團結帶領廣大香港同胞,把香港建設得更加美好。此時此刻,我們不禁回憶起香港回歸祖國的曆史進程。我們要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製科學構想,直接指導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為祖國的和平統一開辟了嶄新道路的鄧小平先生表示深深地懷念。向為實現香港順利交接,平穩過渡和成功落實一國兩製,做出了曆史性貢獻的江澤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值此機會,我們還要向所有關心香港,為香港順利回歸,並保持繁榮穩定,做出貢獻的海內外同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地感謝!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十年,是不平凡的十年,十年來中央政府切實貫徹一國兩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香港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製度和生活方式,全麵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身權,香港居民享有的廣泛的民主權利和自由。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變成了生動現實。十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董建華、曾蔭權兩位行政長官先後帶領特別行政區政府同廣大香港同胞團結奮進,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非典疫情等帶來的嚴重困難和挑戰,維護了香港社會大局穩定,實現了經濟複蘇,香港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