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日期和地點: 兩年一次,每屆在當年4月舉辦,為期8天左右。在莫斯科電視台公映參展參賽節目。
宗旨及目的: 促進世界各國保持並發揚各自民族和民間的文化傳統,創作出題材新穎、風格各異的優秀的電視節目。
章程規定: 世界各國參加的電視節目必須以民族或者民間風土人情和生活情趣為題材。國際評委會由電視界名人組成。與此同時,電視觀眾亦可推選他們最喜愛的電視節目。
活動內容: ① 舉辦電視節目評獎;② 舉辦電視節目觀摩映出;③ 召開各種專題研討會;④ 開展商業性活動,展銷電視、錄像等節目,為各國電視公司、電視台進行交易提供服務。
主要獎勵: 設立電視廣播獎、國際評委會獎。對一些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也分別頒獎。
■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
創辦經過: 1974年由比利時電影攝影工會主席迪米特裏·巴拉肖福發起,舉辦地點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電影節受到比利時電影企業界的支持和資助,也得到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聯合會的支持與承認。自創辦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比利時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盛會。
舉辦日期和地點: 每年1月舉辦。1974年和1975年為期一周,1976年開始改為兩周左右。在布魯塞爾大會堂及其他電影院公映參展參賽影片。
宗旨及目的: 讓布魯塞爾市民多看外國暢銷影片,增加電影院的票房收入,防止比利時電影業的衰退。
章程規定: 世界各國任何時期出品的具有藝術價值、娛樂價值、商業價值的暢銷影片均可參加展映。原來不舉行評獎,從1979年起增設評獎。評委會由電影藝術家、評論家組成。評獎項目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等。
活動內容: ① 分別舉行各種電影評獎;② 舉辦比利時或者外國電影回顧展;③ 召開電影藝術研討會;④ 設立電影市場,為參加者開展貿易活動提供服務。
主要獎勵: 設立聖麥克爾獎、評委會特別獎、水晶明星獎,分別授予最佳歐洲影片、最佳歐洲男女主角、最佳導演等優勝獎得主。
■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
創辦經過: 1977年由加拿大魁北克省文化事務部在蒙特利爾市創辦,受到加拿大政府、魁北克省政府、蒙特利爾市政府及加拿大廣播公司、加拿大電影發展公司等單位的支持與資助,已經成為加拿大三大電影節之一。由於擴大設立了電影市場,故亦稱“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和市場”。
舉辦日期和地點: 每年8月至9月舉辦,為期兩周左右。在蒙特利爾市波特皇家劇院、藝術劇院、巴黎大劇院、梅裏迪安飯店公映參展參賽影片。
宗旨及目的: 鼓勵世界各國電影專業工作人員的來往,促進世界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使得蒙特利爾市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的理想場地。
章程規定: 世界各國任何時期出品的各種類型的影片均可參加評獎或者會外映出,但所有參加的影片均須由組委會預選通過後作正式放映。評委會由電影導演、演員組成負責評獎工作。
活動內容: ① 分別舉行故事片和短片評獎;② 不參加評獎的影片可以參加會外映出;③ 舉辦加拿大人電影特別展;④ 舉辦加拿大各個時代有代表性的電影回顧展;⑤ 舉辦外國電影專題展;⑥ 舉辦外國著名電影回顧展;⑦ 召開電影藝術和技術交流會;⑧ 召開青年導演研討會;⑨ 召開電影評論會; 召開電影發行、放映座談會; 設立電影市場為世界各國參加者展銷電影、電視、錄像節目提供方便條件和谘詢服務。
主要獎勵: 設立美洲大獎、蒙特利爾大獎、評委會特別獎及其他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優勝者。
■東京國際電影節
創辦經過: 1985年由東京國際影像文化振興會、東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共同創辦,其經費受到日本通商產業省、東京都以及私人企業等部門的資助。1985年首屆舉行時隻限於青年導演的影片參加評獎。從第二屆起擴大參賽項目,增加獎項。此電影節曆史雖然短暫,但是規模迅速擴大,已經成為世人矚目的國際重要電影節之一,其組織者擬將它辦成“東方的戛納電影節”。
舉辦日期和地點: 1985—1991年兩年一次,從1992年起改為一年一次。首屆於5月至6月舉辦。從第二屆起改為9月至10月舉辦,為期10天左右。電影節期間在東京澀穀文化中心、日本廣播協會大廈等許多歌劇院同時公映參展參賽影片。
宗旨及目的: 刺激日本電影市場,爭取更多的觀眾,增進日本同世界各國的相互了解與友好合作。
章程規定: 世界各國不同題材的影片均可參加評獎或者會外觀摩映出。每年年底到次年年初宣布本屆舉辦日期。
活動內容: ① 舉行電影節評獎;② 舉行青年獎評獎;③ 舉行會外觀摩映出;④ 舉辦“電影節的電影節”,放映在其他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⑤ 舉辦科幻片映出;⑥ 舉辦青年電影展;⑦ 舉辦婦女電影周;⑧ 舉辦日本電影回顧展;⑨ 舉辦外國電影回顧展; 舉辦特邀電影展; 舉辦電影音樂會; 舉辦日本現代電影展; 召開國際影響視覺論壇會; 召開影響片權討論會; 召開高清晰度圖像技術研討會; 召開電影評論會; 設立電影市場,展銷各種電影、電視、錄像節目,為各電影公司、電視公司、電視台進行貿易活動提供幫助等。
主要獎勵: ① 設立電影節獎,分國際大獎、東京都知事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最佳男女主角獎、特殊貢獻獎等;② 青年評獎有櫻花獎和獎金,分別授予前三名青年導演。另外還有國際評論獎、傑出貢獻獎等。
■都柏林國際電影節
創辦經過: 本電影節在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舉辦。愛爾蘭政府、都柏林政府給予支持與合作,同時也得到愛爾蘭電影節、藝術節、企業界的資助。經費由主辦者向社會籌資和票房收入支付。
舉辦日期和地點: 每年舉行一次,10月在都柏林市電影院、劇院公映參展影片,為期10天左右。
宗旨及目的: 讓愛爾蘭人民有機會觀看世界各國的優秀影片,特別是他們從未看過的影片,以擴大他們對外國影片的了解和見識。
章程規定: 世界各國任何時間拍攝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均可參加,其數量不受限製,但是所有參加映出的影片均須由電影節組織者預選後公開映出。
活動內容: ① 廣泛放映來自世界各國選送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② 舉辦某個國家或者某一地區的電影經典作品回顧展;③ 為電影藝術家、評論家、新聞記者舉行特別招待映出;④ 為電影從業人員召開電影藝術研討會;⑤ 開辦電影交易市場,向一切參加者開放,為他們進行貿易、商談業務提供必要的設備和良好的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