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指文藝作品中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環境和自然景物的細小的組成單位。社會環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描寫是由許多細節描寫所組成的。細節描寫要具有真實性,要服從藝術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的展開和主題思想的表達,以具體生動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增強藝術感染力為目的。
■衝突
情節的構成因素之一。指敘事性文學中人物之間由於人生態度、思想感情、生活經曆的差異而形成的矛盾或對立。衝突是敘事作品構成情節的基礎,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戲劇作品特別注重衝突的展示,沒有衝突就不能構成戲劇。
■結構
文藝作品的組織方式和內部構造。指作家、藝術家根據對生活的認識,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現主題的需要,運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法,把一係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等分為輕重、主次,合理而均勻地加以安排和組織,使其既符合生活的規律,又適應一定作品的題材要求,達到藝術上的完整和諧。
■素材
作家、藝術家在生活事件中積累的尚未經過提煉和加工的原始材料。包括印象、感受、事件、人物、場景等,是作品題材的基礎。
■主題
又稱“主題思想”。文藝作品通過描繪現實生活和塑造藝術形象所體現出來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內容的核心,是作家通過提煉題材形成的思想結晶,體現作家對生活的主觀評價。也指的是樂曲中具有特征的、處於顯著地位的旋律,表現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音樂思想,為音樂的核心,亦為其結構與發展的基本要素。
■體裁
又稱“樣式”。文學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指各種文學的類別。如詩、散文、小說、戲劇等。由於在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方麵各具特點和不同的效能,而形成體裁。
■韻律
詩歌中的聲韻和節律。包括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有規律的間歇或者停頓,一定位置上相同音色的重複出現,以及句末或行末利用同韻同調形成的和諧,構成了韻律,目的是加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
■伏筆
文學創作中描寫、敘述的一種手法,指作者對將要在作品中出現的人物或者事件,預作提示或者暗示,以求前後呼應。這種手法有助於全文達到結構嚴謹、情節發展合理的效果,在戲劇創作中又稱“伏線”。
■高潮
敘事性文藝作品中主要矛盾衝突發展到最尖銳、最緊張的階段,是決定矛盾雙方命運和發展前景的關鍵一環,為情節結構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高潮中,主要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題思想都獲得最集中、最充分的表現。在戲劇術語中,高潮又稱“頂點”,通常出現在全劇的後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