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藝術基本常識(2 / 2)

■藝術手法

又稱“表現手法”。指作家、藝術家在文學藝術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達主題思想時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不同種類的文學藝術作品有不同的藝術手法,如文學手法、音樂手法、繪畫手法等。

■創作手法

指作家、藝術家進行文學藝術創作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作家、藝術家采取什麼創作方法,是受其世界觀、生活經驗、藝術修養和心理特性等因素製約的。創作方法往往是文藝思潮或流派的重要標誌。

■古典主義

流行於17世紀和18世紀前半期歐洲君主專製時期的文藝思潮或文藝流派。其特征為,在創作實踐和文藝理論上,把古希臘文學藝術作品視為必須仿效的最高典範,從中吸取創作經驗,並賦予它們新的曆史內容。古典主義崇尚完整、和諧,提倡類型說,過分強調理性主義、普遍性和情節的集中、單一,忽視個性,突出類型,不少作品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代表人物有莫裏哀、維吉爾、拉辛、瓦洛、普桑等。

■現實主義

又稱“寫實主義”。指一種文學藝術的創作方法和思潮,產生於19世紀50年代的法國。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麵貌精確細膩地進行描寫,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從而自然地表現作家、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和情感。代表作家有巴爾紮克、狄更斯、司湯達、托爾斯泰、果戈理等,代表劇作家有易卜生、契訶夫、蕭伯納等,代表畫家有列賓、門采爾等。

■浪漫主義

指一種文學藝術的創作方法和思潮,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史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和風格,浪漫主義通過表現理想來反映現實,強調主觀和主體性,不注重對現實的如實描寫,側重於抒發熱情和表現理想,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創作的首位,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塑造形象。代表作家有歌德、席勒、雨果、拜倫等。

■象征主義

即“象征派”。產生於19世紀末的一種文學思潮和流派,是西方現代派中最早的也是影響最大的派別之一,認為事物都具有與之相對應的意念含義,人的內心世界與外界事物是相互“感應”的,人的情感與自然是相互“契合”的,人們從任何事物中都能發現其潛藏的象征意義,因而強調運用有物質感的物象,暗示內心的微妙世界,把兩個世界溝通起來。代表人物有馬拉梅、拉弗格、瓦萊裏、梅特林克、摩羅等。

■唯美主義

也稱“唯美派”。19世紀末流行於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潮和流派。主張“為藝術而藝術”,認為藝術是自足的,除了它自身的存在外,沒有任何目的,藝術是人類產品中具有最高內在價值的東西。強調超越生活的“純粹美”,片麵追求藝術技巧和作品的形式美,否定藝術應有社會功能。其代表人物有戈蒂埃、王爾德、佩特、愛倫·坡等。

■美學

研究審美現象的形成及創造規律的科學。美學以藝術為重要研究對象,黑格爾稱其為“藝術哲學”。美學研究包括諸多方麵: 美的哲學、藝術科學、審美心理學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美學的研究範圍不斷擴大,形成了文藝美學、技術美學、勞動美學、生活美學等新的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