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別人的利益上思考問題
有許多事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因此,這裏就有一個怎樣求得他人的幫助的問題。試想,辦工廠也好,開商店也好,你需要借錢;你需要辦各種手續;你需要各種人才……這無一不需要人幫忙。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火車站有你一個熟人,至少訂票也比別人方便一些。說得雅點,這叫“公關”,說得俗點,這叫“關係”。
在以前,很多人都是獨行天下,人與人之間沒有更多的交際,甚至有人對交際感覺到厭惡,但在今天,它不僅是正常的,而且還是非常必需的。沒有關係,你聽不到最新的信息;沒有關係,你樣樣事情都難辦到。
人與人之間的這種關係該如何建立呢?這種關係是金錢買不來的,是酒肉交不來的,而在於你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忠誠的態度、助人為樂的行為來營造寬鬆的辦事環境,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如果你待人奸詐,辦事小氣,誰願意與你為友呢?
穩定的人際關係網一般是由你非常信賴的人組成的,但組成這種人際關係網至少需要10名成員,這首選的10人可以是你的朋友、家庭成員以及那些在事業上與你聯係緊密的人。這些人構成你的影響力內圈,因為他們能為你創造一個發揮特長的空間,而且彼此都是朝一個方向努力。這裏不存在勾心鬥角,他們不會在背後說東道西,並且會從心底希望對方成功。你與他們的合作會很愉快。
當彼此建立起信任的關係之後,他們之間有著一股非常強大的凝聚力,這股凝聚力會激勵著對方,激發對方的創造力,並不斷從對方身上得到靈感。為什麼要將影響力內圈人數限定為10人呢?因為這種牢不可破的關係需要你一個月至少維護一次,所以10人就足以用盡你所有的時間。
另外,你必須與至少15個人左右組成的後備力量保持一定的聯係以作為你10人內圈的補充。假如內圈中有一位退休或移民國外,那15人組成的後備軍就派上用場了。其實,隻要你每月定期和他們取得聯係,可以通過電話、傳真、聚會、電子郵件或信件,這個團體的人數都會超過15人。
對方在試圖與你建立關係時,總會打聽你是做什麼的。如果你的回答很一般,比如隻是一句“我是某公司的一名經理”,你就失去了與對方繼續交流的機會。你可以這樣回答對方:“我在某公司負責一個小組的管理工作,主要為我們的網絡開發軟件。我喜歡騎馬,愛好打網球,並且喜愛文學。”這種簡單而不失個性的介紹不僅為你的回答增添了色彩,也為對方提供了不少可以繼續的話題,說不定其中就有對方感興趣的。當他這樣表示:“哦,你打網球?我也喜歡”時,你們就建立起了一種最初的關係。
建造關係網絡的前提,不是“別人能為我做什麼”,而是“我能為別人做什麼。”在回答對方的問題時,不妨補上一句,“我能為你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