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中心是責任會計的基礎。在建立責任中心的基礎上,對各責任中心的經濟活動和經濟責任進行規劃,是責任會計的重要環節。而製定責任目標則是責任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本章著重介紹責任目標的意義;製定責任目標的原則;責任目標的一般預測方法,以及電力企業成本、收入、利潤、資金等責任目標的製定。
第一節責任目標的意義
一、責任目標的概念
人類勞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在日益發達的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勞動的目的性更為必要。這種客觀存在的人類勞動的目的性就是勞動目標。責任目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人類勞動的目的性和勞動目標。這種目的性和勞動目標具有主觀意義,它產生於人的大腦思維係統並在實踐中製約和調節著人的行為規範。
責任目標與我們平時所說的任務不同。任務具有被動的意義,表現在任務一般是上級下達或安排的,而責任目標則是自己製定的。因此,在企業管理中,由任務轉化為責任目標,是一個由被動變為主動的過程;責任目標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質,它比較全麵地反映責任實體在一定期間內所承擔的經濟責任,並與一定的經濟責任製相聯係。它與我們平時所說的預算也不盡相同。目標是總括的,而預算則是具體的。責任目標是編製預算的依據,預算是目標的具體化。所以,預算實際上就是完成責任目標的途徑和手段。但預算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一種目標。
“因此,責任目標是與一定經濟責任製相聯係的、賦有一定經濟責任的責任實體或相對獨立的經濟核算單位在一定時期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本章所介紹的是企業總括的責任目標,至於企業根據責任目標編製的總預算和根據總預算編製的企業各個責任實體的責任預算我們將在第四章作專門介紹。
責任目標的製定在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意義。目標是企業職工共同努力的方向,製定先進的、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企業責任目標,可以明確企業全體職工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激發企業職工圍繞企業的總體目標努力工作,增強企業職工的凝聚力責任目標的確定提供了一個衡量企業經營者和企業全體職工工作成績的標準和尺度;責任目標的製定為編製全麵預算,並在此基礎上編製各責任中心的責任預算提供了依據。根據責任目標編製的全麵預算和責任預算,既是各責任中心控製經濟活動的依據,又是評價和考核各責任中心工作業績的標準。
二、責任目標的內容
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社會主義企業的總目標應當體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要求,即以盡可能少的勞動耗費和占用,生產出盡可能多的、質量好的、社會需要的產品。在實行經濟責任製的情況下,企業的目標表現為責任目標。責任會計規劃的責任目標的某本內容主要包括責任目標成本、責任目標收入、責任目標利潤和責任目標資金等。
責任目標成本反映企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計劃期)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應努力控製的最低勞動耗費量,包括活勞動耗費量和物化勞動耗費量。電力生產企業的勞動耗費主要包括燃料、材料、水費、工資、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折舊、提取的大修:理費和其他費用等。製定責任目標成本,旨在控製勞動耗費、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責任目標收入和利潤反映企業在計劃期所應取得的綜合經濟效果。電力企業責任目標收入主要包括產品(如電、熱、修造)銷售收入和其他銷售收入。責任目標利潤主要包括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和營業外收支淨額。製定責任目標收入和利潤,旨在確定企業計劃期內所應達到的最大的財務成果和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為國家提供更多的積累,改善企業的生產條件和職工生活。
責任目標資金反映企業在計劃期內為了實現責任目標收入和利潤所需的最低資金需用量。它主要包括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兩項。電力企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製定科學的資金責任目標顯得尤為重要。鑒於固定資金周轉時間長、占最相對固定等特性,責任目標資金的製定議側重於流動資金。製定責任目標資金,旨在減少資金占用,保證企業生產需要,加速資金周轉,不斷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果。
三、製定責任目標的基本原則
製定責任目標是企業實行責任會計的重要環節。責任目標是科學、合理,直接關係到責任會計的效果。因此,製定責任目標必須堅持全麵性、激勵性、先進性和群眾性的原則。
1,全局性原則。企業製定責任目標,首先必須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依據國家下達的有關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以及社會需求,保證在完成企業責任目標的同時完成國家下達的計劃任務,並滿足用戶的需要。其次,企業在確定責任目標時,又要全麵考慮企業內部各責任中心的具體條件,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使責任目標的確定既可以保證完成和超額完成國家任務,又不脫離企業的客觀條件。
2.激勵性原則。企業所製定的責任目標,在一定時期內必須具有挑戰性,要使每個職工了解實現責任目標後企業的新麵貌和對職工物質利益的影響,使他們能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從而激勵廣大職工為實現責任目標去奮鬥、去拚搏。
3.先進性原則。企業製定的責任目標必須先進合理,切實可行。責任目標水平不宜過低,使責任目標失去目標激勵作用和指導意義,影響職工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貸任標也不宜過高,脫離實際,使目標成為可望不可及的東西。過高的責任目標最終會因目標難以實現而挫傷職工的積極性。因此,企業製定的責任目標應該是具有一定先進水平的、通過廣大職工奮發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
4.群眾性原則。企業製定責任目標要有群眾參加並對各種責任目標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職工群眾長期工作在生產第一錢,他們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發動廣大職工參與責任目標的製定,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不僅有利於挖掘企業內部潛力,也便於責任目標的貫徹落實和順利完成。同時,群眾參與責任目標的製定,可以充分體現社會主義企業職工群眾當家作主的優越性,也是黨的群眾路線在企業中得到進一步貫徹落實的具體體現。
第二節責任口標的預測方法
經濟預測是人們對未來經濟活動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及其發展趨勢,事先提出的一種科學預見,它是根據過去的曆史資料和現在所能取得的信息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未來的經濟活動進行的科學分析、估計和判斷。為規劃企業的經濟活動,使企業的經濟活動按照企業經營者對經濟活動的規劃順利進行,就必須對企業的成本、利潤、資金等指標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確定企業的各項責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