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態成就女人一生的幸福24(3 / 3)

是的,雖然泰勒斯掉進了坑裏,但這是值得的,他的專注使他“看到了”自己輝煌的曆史,而那些嘲笑他的人才是該被嘲笑的,他們永遠是充滿神秘的世界裏的“井底之蛙”。

專注是一種精神,一種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精神。

忘記學曆,天天學習

“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和定位去參與就業選擇和就業競爭。”

學曆不重要,學習的能力才重要。隻要有很好的學習能力,就能夠獲得各種需要的能力。隻有善於學習的人,才能具備高能力,才能夠贏得未來。“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和定位去參與就業選擇和就業競爭。”

文憑和經曆隻能代表過去,在以後的工作中,隻有勇於負責,每天都有所改變、有所進步的人,才能夠成為一個卓越的人,並抓住機遇,順勢而上。

華為在招聘員工時,因為開始無法了解招聘對象,所以很看重文憑。但招聘結束後,在新員工進入企業第一天的大會上,就會告訴大家,文憑隻代表你的過去,進了企業後,文憑就失效了,大家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關鍵是看你後麵的學習能力,成長能力。正如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李開複說過的,如果我們將學過的知識忘得一幹二淨,最後剩下來的東西就是教育的本質了。所謂“剩下來的東西”,是指自學的能力,也就是舉一反三或無師自通的能力。

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速度更是大大加快。人們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為一種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終生學習。終生學習,是我們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隻有持續學習,才能不斷獲得新知,增長才幹,跟上時代的步伐。即使你具有豐富的知識,也還是要不斷充實自己。

即使你學生時代並不顯眼,但步入社會後仍然勤勉踏實地自覺學習,往往都會有長足的進步。能繼續保持這種態度的人是隻有進步、沒有停頓的。工作每天都有新情況、新挑戰,每天都要麵對新事物,學習與生活相伴,生活就是學習。

有位記者曾問亞洲首富李嘉誠: “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 “靠學習,不斷地學習。”

李嘉誠勤於自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記讀書。早年打工時,他堅持“搶學”,創業期間堅持“搶學”,經營自己的“商業王國”期間,仍孜孜不倦地學習。李嘉誠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仍然堅持學英語。早在創辦塑料廠時就專門聘請一位私人教師每天早晨7點30分上課,上完課再去上班,天天如此。當年,懂英文的華人在香港社會是“稀有動物”。懂得英文,使李嘉誠可以直接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談生意可直接與外籍投資顧問、銀行的高層打交道。如今,李嘉誠已年逾古稀,仍愛書如命,堅持不斷地學習。

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裏,如果你有資金,但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信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拚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有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人生有涯,而知識無涯”。不管你多能幹,你曾經把工作完成得多麼出色,如果你一味沉溺在對昔日表現的自滿之中,“學習”便會受到阻礙。要是沒有終生學習的心態,不斷追尋各個領域的新知識以及不斷開發自己的創造力,終將喪失自己的生存能力。因為,現在的職場對於缺乏學習意願的人很是無情。一旦拒絕學習,就會迅速貶值,即所謂“不進則退”,轉眼之間就被拋在後麵,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