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銅豌豆(2 / 2)

“先帝臨終前……令驪珠公公在兒子飲食中下毒,幸而被驪珠公公換掉了。”沈栗望向沈淳苦笑道:“據可令人十餘年後慢慢虛弱病死,當初老熹王便曾用過。”

沈淳瞠目結舌。

老熹王當年曾幫著湘王與邵英爭帝位,然而邵英登基後他便老實了。湘王謀反時老熹王擔心受牽連,還帶著全家跑來景陽居住以表忠心,邵英也寬容大度連連安撫,二人還上演了一出兄弟情深……老熹王年前正是因虛症病亡!

邵英竟然如此急不可耐!

沈淳倏地拍案而起。

自感覺出邵英想推沈家上懸崖,沈淳自謂已是步步心退讓。父子倆不但籌辦軍學釋權,還嚴厲約束族中子弟不令作奸犯科。照他預想,邵英總該看出沈家的忠心,待太孫安穩了,自己便如年輕時一樣早日請辭奉上軍權便是。

哪料想忠心了一輩子,皇帝竟如此狠心屠戮沈家子孫,一點退路也不肯留。

先皇果然不是當年的先皇了。沈淳從未如此清晰地認識到:當年能容他全身而退的邵英,早已變成心思狠辣,不,是狠毒的君王。

“倒要多謝姑祖母,為咱們家與驪珠公公結了段善緣,救了兒子一條命。”沈栗後怕道。

沈淳不禁想起當年沈太妃臨終囑咐:“……你要忠於他,但千萬不要信他!”

閉了閉眼,沈淳虛弱道:“太孫也……”

“新帝是知情的。”沈栗漠然道,繼而冷笑:“那孩子還沒有先帝的耐性呢!”

隨即把元瑞那謀反之問敘述一遍。

沈淳隻覺冷汗涔涔,低聲道:“先帝提醒了他,他又無甚手段,難免更加心虛,也更為忌憚咱們家。”

白了,便是皇帝無能,反而害怕大臣。

想到此處,沈淳長歎:“若是先太子能多撐幾年便好了。”

若邵威登基為帝,沈栗才能正兒八經地做一回能臣幹吏,留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如今少帝登基,難免與大臣兩頭怕。

沈栗低聲道:“新帝稚嫩,露了怯尚且不覺。然而他總有老成的一,若將來想起這次問答,隻怕他的猜忌便成了咱們家的罪名。何況十餘年後,兒子難道真的去死?兒子不死,新帝沒準兒還覺著咱們欺君呢。”

沈淳不覺罵了一聲。

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在沈淳心中元瑞如今就是個昏君的胚子。為著一個昏君,教他親兒子去死?教他沈家就此敗落?啊呸!

是你們邵家對不起我沈家!皇帝也不行!

沈淳背著手來回踱步,氣得直喘。

他對邵英的忠心裏還夾雜了少年時同赴沙場的情義,故此當年邵英要權,他痛痛快快便交了。如今邵英已死,臨死前還給他沈家安排好死期,沈淳對邵家的忠心便隻剩下君臣之義。與沈淳有情義的邵英死了,與沈栗有情義的邵威死了,元瑞憑什麼對禮賢侯府露出獠牙?君不密則失臣,元瑞無意間透露的傾向教沈淳徹底對他失望。

“你想怎麼做?”沈淳發了凶性,紅著眼問兒子。

若沈淳對元瑞是臣子對君王的失望,沈栗的失望中更有被背叛的惱怒。

沈栗為自己兒子編的教材是元瑞先用,從教到大的孩子,又是他一手保上帝位。固然是邵英作為親祖父的影響更大,但元瑞的表現明了他對沈栗殊無君臣恩義,也無半點師生之情。

才登基便知道忌憚臣子,日後隻會盼著沈栗早死。

“民心思安,兒子不會做什麼大不韙之事。”沈栗望著父親緊張的麵孔微笑道:“但既然我沈家步步退讓無用,兒子索性進一步,做個實實在在的權臣!”

“兒子不但要做權臣,還要為咱們家安排好出路。教咱們禮賢侯府成為響當當一顆銅豌豆,別元瑞,便是元瑞的兒子孫子,哪個想動咱們家也要先崩了牙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