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另一人是誰(1 / 2)

紀戰1800年,經過近150年的征戰和發展,各國逐漸鞏固了自己的政權。

子車國,位於紀戰之陸東北部,東臨大海,北與北原雪國以漫長的拒牧山脈為界,西北方乃是李國,西南方乃是楊國,南與東皇國以貫穿紀戰之陸的紀河為界。

起初,紀戰之陸東北多戎狄,又因與北原接壤,是個極其危險之地,故而當年子車東禦才受經國國君之命鎮守東北。

這150年來,子車國逐漸降服戎狄各部,將他們善戰的勇士變為軍中之精兵強將,故子車軍隊戰力不容小覷。

子車國盛產黍、稻、稷、麥,臨海之地多漁業。釀酒技術也十分發達,因民風剽悍,故酒也多為烈酒。冶煉之術也十分精熟,自建國以來,出過多為冶煉名家。

子車國是個多名族國家,各地生活習俗多有不同,然經過一百多年的融合,各少數名族多效仿從中土而來的子車王室,生活習俗也逐漸與中土各國相同了。

富貴人家也穿錦衣,凡有重要節日也舉行盛大宴會。建亭台樓閣以居住,修豪華馬車以出行。然他們骨子裏的尚武之風從未改變,加之子車國曆來多以軍功升遷,故不到千萬人口的子車國便有常駐軍隊近百萬。

薑河,發源於西北薑國北部,再流入北方李國,經李國進入北原雪國,再由雪國經拒牧山脈起始端流入子車國,後注入東部大海。子車國與李國的邊境線最北方便有很長一段是這薑河。

薑河水流量充足,加之北部本就缺少水資源,故薑河沿岸多為各國的大城市,如李國的都城轅城和子車國的都城驪薊城。

驪薊城位於子車國中部,薑河北岸。建城日期已不可考,自子車國建國起,便以此為都城。不僅是因其乃是重要的古城,而且有薑河為天險,可防禦來自南部與西部的威脅。

驪薊城高牆厚,看得出來,子車國這百多年來沒少對城牆加以修繕。城內街道寬廣,行人車水馬龍,房屋鱗次櫛比,其中不乏高大豪宅,看得出驪薊城是相當的繁華。

實際上,驪薊城除去駐守的軍隊,光百姓便有近百萬,占整個子車國的十分之一人口,與各國相比,那也是排的上號的。

距驪薊城東西各五十裏的薑河南岸,還有兩座小城,分別為東部武城和西部俞城,城中主要目的是為駐軍、設立驛館等,乃是名副其實的衛星城。

三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天空灰暗,王宮中突然傳出大王駕崩的消息,全城百姓無不跪地痛哭。

子車國第九代國王子車玨病逝,享年65歲。子車玨在位30年,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對外,他北拒雪國,南禦東皇,東收服白狄、赤戎,西連敗李國與楊國,並將國境線向西推進一千裏。

對內,他輕徭薄賦,興修水利,注重農商,百姓安居樂業,國富兵強。故後世人稱之為子車文武靈王。

上天對子車玨也真是不薄,他不僅文治武功,就連兒子也個個能文能武,聰慧過人。然而這王位的繼承人便成了他一直頭疼的問題。

儲君一直懸而未決,不僅他著急,文武百官也無一直爭論不休。或許是子車玨感到自己大限將至,終於在一年前定下由長公子術稷作為儲君,雖然來得晚了些,好在是定下來了,文武百官也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