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保持平常心(2)(2 / 3)

1.學做一個冒險家

既然太陽也有黑點,“人世間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沒有缺陷。

——車爾尼雪夫斯基

英國詩人雪萊曾說:“過於珍愛自己羽毛的人,最後將失去兩隻翅膀,永遠不再能夠淩空飛翔。”

用於冒險,有時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冒險的過程,也無疑正是發現自己才能的最佳時機。

每一件事都需要冒險的因子,需要承受失敗的風險,並且繼續勇敢地前 進。因為人生最大的危險不是冒險,而是裹足不前。

從出生開始,我們一直都在冒險,而生活最大的快樂就是在難以預料的環境中發現驚奇,習慣逃避的人永遠不願考慮用冒險取勝,當然也就不會知道成功之後的那種幸福和感動。

如果一次行動尚未展開,就開始退縮,就不要再高談自己的夢想,因為那一切都隻會成為空想。

你花在“擔心”上的時間,比花在“行動”上的時間多嗎?如果一切都還沒有開始,就花那麼多時間去恐懼和害怕,似乎是太不值得了。

有兩個住在鄉下的年輕人次定外出打工,一個準備到上海,另一個則準備去北京。

兩個人都在候車大廳等車,在他們的耳邊,不時傳來人們的議論。有人說:“上海人大精明了,連外地人問路都要收費。”另外有人說:“聽說北京人很有人情味,看見沒飯吃的人,不僅會送東西給他們吃,還會送衣服呢。”

準備到上海打拚的年輕人,聽到人們這麼說,想了想:“幸虧還沒上車,北京掙不到至少不會餓死,上海太恐怖了。”準備去北京的年輕人想法卻正相反,他想:“在上海居然給人帶路也能賺錢,還是到上海去,一定還有更多的機會,幸好還沒上車,不然我可失去發財的機會了。”

兩個人同時來到退票處,相互詢問之後,剛好可以互相交換車票,分別前往另外一個地方。

來到北京,果然如人們傳言的那樣,年輕人初到北京的第一個月裏,什麼事都沒做,卻每天都能飽餐一頓,他在銀行的大廳喝免費的飲料,在商場裏試吃食品,生活就這麼日複一日地度過。

而來到上海的年輕人,發現上海真的像傳說中那樣“遍地是寶藏”,到處都有賕錢的機會,隻要腦子多轉轉,肯花力氣去做,是不會餓死人的。

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第二天,他便拿來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廢土,經過處理包裝以後,以“盆栽土”的名義向上海人出售。喜歡花卻雙手沒怎麼碰過泥土的上海人都很喜歡這個新鮮的商品,紛紛掏出了錢包。這樣在城郊往返幾次,一天就賺了幾十塊。

一年後,憑借“盆栽土”的銷售資本,他在上海買下了一間小店麵。

他走在街上,忽然發現許多商店樓麵亮麗,招牌卻又髒又黑。經過打聽之後,他才知道那些清潔公司隻負責清潔門麵,不負責擦洗招牌。於是,聰明的他立即買了梯子、水桶和抹布,成立了一個小型的清潔公司,專門負責擦洗店家的招牌。

如今,他的公司已經小有規模,一百多位員工在旗下,業務也由上海發展到杭州和南京。

這天,他搭乘火車,準備到北京考察市場,在北京火車站,有個拾荒者把頭伸進車窗,向他要了一個啤酒罐。就在遞拿瓶子的時候,兩個人相互望了一眼,同時都愣住了,因為他們同時想起當年兩個人交換車票的那一幕。

兩個年輕人,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其中的關鍵,正是有無冒險的勇氣。

機會隻留給勇於冒險的人,那些隻顧著害怕擔心的人,即使機會送到他們麵前,仍將白白浪費。

僅僅聽說上海創業艱難就退縮,連嚐試的勇氣都沒有,其窮困潦倒的結局可想而知。而另外一個年輕人,則以不同的角度解讀,明白現實生活的勢利苛刻反而讓他更有鬥誌,所以,一下車他的人生便有了全新的開始。在努力求生存的過程中,他便已經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了。